生活

寶寶手上長“倒刺”,到底拔不拔?媽媽千萬別忽視


孩子的手指皮膚本身就比大人更嬌嫩,可手部活動卻絲毫不比大人少。當孩子頻繁吃手、咬指甲、玩玩具、玩水或經常用手接觸各種物體發生物理摩擦時,指甲周圍薄薄的表皮就可能剝離翹起形成倒刺。倒刺在醫學上稱作“逆剝”,也有人習慣把這叫“肉刺”。

孩子長倒刺再常見不過了,當然大人也不例外。

愛拔倒刺的“強迫症患者”估計也不在少數,甚至曾有一朋友和我形容拔倒刺時的那種感覺:疼是真疼,但感覺挺爽的。

可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因為拔倒刺導致甲溝炎甚至更壞後果的病例真的太多了!

如果你不信,請在微博隨意搜索“拔倒刺”,就能看到不少這樣讓人既心疼又忍不住想笑的畫面了。

對了,還有類似這樣的,光是看標題就夠嚇人的了。

Q01:手指上的倒刺真的不能拔嗎?

拔倒刺真有那麼可怕的風險嗎?答案是:真的!

手指長了倒刺後,最忌諱的就是用手撕,這樣只會讓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很容易導致皮膚深層的進一步損傷,輕則造成輕度皮膚感染,重則出現皮下或甲下膿腫,進而導致甲溝炎。甲溝炎如果沒控制好,嚴重時還會導致膿毒血症或敗血症,甚至出現骨髓炎,如果不幸惡化到這一步恐怕真要截肢保命了。

對了,甲溝炎疼起來能叫你懷疑人生,不是嚇唬你哦。

Q02:為什麼手指會長倒刺呢?

指甲周圍的的倒刺,醫學上還有個學名叫“逆剝”,這是一種常見的甲周皮膚問題。

不少媽媽一看孩子長了倒刺,就總擔心是因為缺少某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造成的,實際真是想多了。

某些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的確有可能出現皮膚乾燥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導致手指長倒刺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很多愛長倒刺的孩子營養攝取一直很全面,甚至很多特意去補充了維生素的孩子照樣經常長倒刺。

真相是,指甲周圍皮膚薄且脆弱,而且皮脂腺很少,本身不會分泌足夠的皮脂來進行自我保護。如果我們的雙手經常接觸外部環境,過多的物理摩擦就很容易讓指甲周圍皮膚受到傷害;再加上洗手也會洗去皮膚表面那少得可憐的皮脂,皮膚過於乾燥後便長出了倒刺。

孩子的皮膚特別嬌嫩,更應該好好呵護才對,可小傢夥們玩起來哪還顧得上這麼多,一天下來兩隻小手不知道要追著洗多少次了;有些寶寶還特別喜歡吃手、咬指甲,這樣一來倒刺自然就冒出來了。

Q03:孩子常長倒刺,應該怎麼護理呢?

其實很簡單,做到下面幾點就可以了。

(1)平常洗手後一定記得塗抹護手霜或潤膚霜,秋冬乾燥季節尤其別忘了。

(2)不要撕,連根剪掉。長了倒刺後,最好是先用溫水浸泡一下雙手,待皮膚角質層軟化後用消毒後的剪刀或指甲剪連根剪掉,然後塗抹護手霜或潤膚霜。

(3)拔倒刺後要消毒。如果一時手賤沒忍住拔掉了倒刺,出現了小傷口的話最好及時用碘伏消毒殺菌,預防感染。

(4)如果甲周皮膚出現輕微感染,消毒後可塗抹百多邦(莫匹羅星軟膏),嚴重的話一定要去醫院。

小編說:

說起甲溝炎,還想囉嗦提醒寶媽們幾句。

一是平常給孩子剪指甲時千萬別剪太狠了,指甲邊緣別剪成弧線;二是寶寶的鞋襪一定要略寬鬆才行,不然腳趾出現嵌甲後也是很容易導致甲溝炎的。

一位結婚十年的妻子列出她的婚姻清單,感動了所有人!不要因為生活的煩瑣而忘了曾經你們多麼相愛……

night119

家有二胎,父母要公平對待?孩子才不稀罕你同等的愛!

night119

圖解哺乳姿勢,讓母乳餵養更輕鬆!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