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寶寶開始走路了,如何確保他的走路姿勢是正確的?

從出生到學會走路,既有寶寶自己稚嫩堅忍的努力,也需爸爸媽媽辛苦的指引和陪伴。

「寶寶要多大才會走路?」、「寶寶的走姿正常嗎?」、「寶寶學步應該注意哪些事宜?」

各位寶爸寶媽別心急,我們先從時間線上來看寶寶學走路的【必經階段】:

8個月

嬰幼兒一般在8個月左右就可以扶物站立了。這時候寶寶想站的欲望特別強烈,只要成功一次,TA就會愛上站立甚至自覺練習扶物行走。

10個月

這時寶寶應該已經熟練掌握了蹲下和站起來,別看只是兩個如此簡單的動作,對於寶寶來說練習如何彎曲膝蓋,伸展雙腿可是非常艱辛的過程,寶爸寶媽此時也要加強看護、輔助。

11個月

11個月的寶寶有了站立、彎腰、下蹲等動作做基礎,就能夠順利的開啟學步之旅,踏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第一步「了, 細心的寶爸寶媽一定不會漏掉這個欣喜時刻

13個月

此時,有接近80%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走動了,儘管有些「步履蹣跚「,卻也可愛動人。

14個月

別看只過了一個月,大多數寶寶卻已經熟練掌握了走路的要領,向嶄新的世界和自己喜歡的事物興奮的接近。

恭喜寶爸寶媽,你們的孩子已經在你們的幫助下,進入「穩步」上升期了!

然而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在歷時半年多的嬰幼兒學步,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兒童成長發育期,寶爸寶媽要特別警惕寶寶的走姿是否正確,錯誤的姿勢很可能會使寶寶在走路過程中受傷!甚至影響骨骼發育,抑制身高增長!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幾種不良走姿:

跌跌撞撞總是摔倒

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所有寶寶都難免會跌跌撞撞,因為他們的肌肉還不夠結實,身體平衡性還沒有發展好。

一般情況下需要大約3-6個月的時間,寶寶才能很好地控制腳步。

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或者孩子學會走路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後,走路還是不穩,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可能是孩子的運動功能發育不好造成的。

糾正方法

寶爸寶媽不妨多多加強寶寶腿部肌肉的鍛煉,多帶寶寶參與戶外活動。如果你發現寶寶情況沒有改善,建議首先去醫院神經科進行排查,如果不是這類問題,就應去小兒外科或骨科檢查是否是骨骼的問題,如跟腱偏短等,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手術,或者矯形。

鴨子步

如果剛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在走路時上身晃動、臀部後撅,兩條腿移動得很慢,拖拉著往前走,走路姿勢像鴨子一樣,那麼家長們就要留心了,兒童走路呈「鴨子步」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典型症狀。

其實寶寶從學走路開始,不但在練習腿部和軀幹肌肉,腳底肌肉也在「塑形」,大多數寶寶在5歲前,腳底會自然出現弧度。

而扁平足的寶寶,腳底沒有弧度或者弧度不足,會對走路距離、時間甚至是站立構成阻礙,導致寶寶沒有充足的運動量,影響寶寶身高成長。

糾正方法

如果你覺得孩子走路難看,也可以在孩子2歲左右時,讓他做用腳趾夾鉛筆、手絹或大扣子的遊戲;在遊樂場玩時,拉著孩子的手,讓他踩滾桶;或是鼓勵他用腳尖走路。

螃蟹步

剛學步的小孩平衡性不好,走路不穩,因此他們喜歡橫著走,像只小螃蟹,走路時雙腳朝內。

大約3歲左右,當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結實後,這種走路的姿勢就會消失。如果孩子大些後還是習慣「內八字」走路,家長就要幫他們進行糾正了。

這種走姿會讓雄雄的腿部肌肉發育不均衡,「內八字」的走姿還會影響影響身體器官經絡流轉,造成氣血不暢,影響大腦血液的循環,同樣會阻礙寶寶的健康成長。

糾正方法

平時可以多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走姿訓練,也可以給孩子多按摩腿部肌肉。有的孩子「內八字」是因為羅圈腿,家長可以讓他仰臥,用手拉直雙腿盡量向中間靠攏。

此外,解決「內八字」的一個關鍵辦法是給孩子挑雙舒適的鞋,不要穿較硬的皮鞋,鞋底也不能太薄或太軟,否則會影響他們下肢的正常發育。

一位「失敗」母親的困惑: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night119

你不蹲下,孩子永遠不會長大!99%的媽媽想不通這個理!

night119

看寶寶睡姿能知道性格?!準哭了!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