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解決所有父母育兒教養之路的徬徨無助《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Q&A》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身為女人的妳,便開始擁有了『母親』這個新身份。

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秒開始,妳就無可逃避地走上『如何才能教好孩子』的尋覓之路。

孩子一出生,直接接觸的人就是媽媽,妳當然也就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而妳也只是第一次當媽媽,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樣成為一個好母親,也沒有人可以當一個完美的母親,一切都必須你跟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每位媽媽在養育孩子的路途上,都不免徬徨無助,會困惑也會懷疑自己: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這個方法真的適合我的孩子嗎?我到底該怎麼面對跟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育兒之路其實就是由無數的問題與經驗累積而成。

「孩子長得比較胖,怎麼辦?」

「孩子吃飯太慢,怎麼辦?」

「發現孩子手淫,怎麼辦?」

「我的孩子為什麼是受氣包?」

「孩子交了壞朋友,怎麼辦?」

「孩子的壓歲錢怎麼用?」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青春期的女兒開始愛漂亮要怎麼辦?」

「要如何讓孩子對垃圾食品不再感興趣?」

「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孩子怎樣才不會被『寵壞』?」

「三歲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

以上問題,相信很多媽媽都遇過,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有一本書,可以事先幫媽媽們做好心理建設,可以讓你在困惑時及時思索解決之道,可以減少親子衝突與在錯誤中反覆嘗試,那你的教養之路是不是就可以輕鬆許多?

所以我們要推薦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Q&A》 給所有的媽媽與爸爸。

作者:尹建莉出版社:遠流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3/30

>>本書購買網址請點這裡

這本書是大陸知名教育學者,尹建莉,這 8 年來的沉浸,與和家長的互動中所精選出的 70 多個最常見的教養問題,如叛逆、脆弱、性早熟、學習遲緩、吃喝拉撒睡、厭學、垃圾食物、不聽話、壞習慣、壞朋友、家長權威…等等,所有的問題,尹建莉通通有解答!

所有的媽媽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孩子所對應的問題,並獲得可以「拿來就用」 的解決方案,堪稱家庭教育問題的「百科全書」!

>>現在您有機會可以免費得到這本書喔!留言贈書活動辦法,請點這裡!

 

【作者簡介】

尹建莉,大陸著名教育學者、教育碩士,曾任基層教師,現專注於家庭教育研究和寫作。

2009 年,尹建莉的第一本教養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一冊,橫掃大陸各大暢銷排行榜,成為其知名代表作。

她用最直接的文字,直指育兒核心問題,一時之間蔚為風潮。當時尹建莉在書中公開了自己的 email 信箱,隨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熱賣,徬徨迷惑的父母向她詢問孩子的教養問題,她至今共收到 22 萬多封的來信。

該書更是自出版以來一直在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暢銷排行榜獨占鰲頭,並授權台灣、韓國、越南、泰國等多種語文版本,至今已發行 600 萬冊,在歐美華人中亦有廣泛影響。

遠流於 2015 年 8 月出版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尹建莉的第二本著作,榮獲 2014 中國好書獎(科普生活類),並獲頒 2015 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年度自然養育 人物獎。

【內容試閱】

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

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則是管制、包辦、批評。

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Q

尹老師,您好!

首先非常感激您讓我們有機會分享您的教育經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絕對值得推薦的好書。

其實,當太太把這本書遞到我這個當爸爸的手上時,我並沒太在意,因為我一直讀這類書籍。

但當您和圓圓的故事在我面前徐徐展開時,我發現早已愛不釋手。

由於每天工作比較忙,我幾乎是在上下班的公車上擠出時間閱讀您的作品,這也讓堵車成了件愉快的事。

您對圓圓的教育理念以及對目前教育弊端的剖析,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某種層面上,更堅定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持有的信念。

您對孩子的耐心替我好好地上了一課,而您在教育孩 子的細節處理及方法上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有一些我視為經典,這也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

不過我今天仍有些問題想請教尹老師,那就是,孩子如此純潔可愛,以至任何人為的東西都會是一種破壞(「人為」二字組合就是「偽」啊)。

但現在,太多的教育問題都指向「溺愛」,認為新一代的兒童出現問題,是由於家長過度寵溺孩子。這也使得我在某個時刻會動搖「無為而治」這一信念,感覺很困惑。

溺愛和嬌慣是怎麼產生的呢?是不是因為對孩子不講原則所致?而對孩子又該怎麼講原則呢?講原則和自由的界限怎麼劃分?如果孩子的行為不對,又怎麼欣賞他呢?

我之所以和您探討這個問題,得先說說我的心結由來。

基本來講,我自己也沒逃脫「棍棒 + 責駡」的傳統教育模式。我父母為了不寵壞我,免了必要的獎勵,總是表現出不能溺愛我。

如果我什麼事情做得不好,當然免不了挨打或至少挨罵,但如果做得好,卻從來得不到表揚。他們覺得這是你必須的、應該的。

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我形成了一個認知,覺得他們「不溺愛」是對的。

但父母給我的那種非常不愉快的經歷始終沒有離開過我,記憶裡童年沒有幾件愉快的事,挫折感永遠多於成就感,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即使成功了也覺得是僥倖。

這些念頭總是困擾著我,這就是父母當初不溺愛給我帶來的「收穫」嗎?

希望能夠從尹老師這裡找到答案,非常感謝!

A尹建莉

你好,這位爸爸:

關於孩子不能溺愛的說法由來已久,進入獨生子女時代後更流行,很多家長不假思索地去實踐這一說法,如你的父母。而你卻能夠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對此提出質疑,為此我要首先向你表示讚賞。

人類在科技方面已進入超精細時代,絕大多數人可得而享之;但在意識形態領域,整體狀態卻仍舊停留在農耕社會。

無論學歷高低,身處都市還是鄉村,收入豐足還是匱乏,太多的人在思維上共同表現出「小農意識」,眼界狹窄、思維簡陋、特別容易走失在詞語的迷障裡。

比如一說富二代出了問題,那就是錢害的;一說美國教育,那一定比台灣強。所以有人說溺愛對孩子不好,很多人就從字面上理解,溺愛即愛得太多,於是推導出『不溺愛就是要少愛一些』——這真是典型的懶人思維、庸人思維。

關於愛和溺愛,我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中曾做過詳細的論述,對這兩者進行了區別和定義。

我認為,愛和溺愛不是相同事情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則是管制、包辦、批評。

所以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剝奪孩子的獨立性,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在教育上它恰是「反愛」的,所以也是反教育規律的,會阻礙兒童正常潛能的發展,剝奪了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權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被「溺愛」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沒主見、窩裡橫、沒有同理心等。

愛則是給孩子自由,培養其獨立性,基礎和前提是信任孩子。

自由的人才能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所以父母要想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培養快樂幸福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寬容還給孩子。

現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質上得到很多,自由卻太少了。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對自由與愛的關係沒有看透,理解極為膚淺。

很多家長聽到「自由」這個觀念時,甚至會大吃一驚:給自由,那孩子不就無法無天了?

對「愛」的恐懼就是對自由的恐懼,直接的反應就是對兒童自由意志的剝奪,典型方式是包辦、控制和嚴厲管制。

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擇業、擇偶——表面上看是給了孩子很多,背後的實質則是事無鉅細地剝奪本屬於孩子的自由。

「溺愛」不是「太多的愛」,而是「太多的打著愛的旗號的控制和包辦」。「溺愛」是對「愛」這個詞的濫用和褻瀆,是一種偽說辭,誤導了很多人。

自由的含義絕對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胡作非為——這恰恰是不自由的表現——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誤權,使孩子獲得成長必需的生活經驗。

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得到充足的愛,即充分的自由,就像人類必須要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一樣。只要是正常的真愛,給得再多也不會讓孩子變壞。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自然表達一定是善和美的,這是天性。真正的成長必然是自由選擇的結果,任何形式上的愛的匱乏或剝奪,都會給孩子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

回到你的身上,你的父母沒有把愛和溺愛區別開來,錯誤地把它們看作一種東西,而且錯誤解讀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這讓他們有意無意地迴避和忽視孩子的進步和優點,吝於對孩子的讚美和欣賞,以為這樣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只是造成了孩子的挫敗感和不自信,成年後需要花費好大力氣進行自我療癒。

你已經知道嚴厲教育和棍棒教育的弊端,請相信自己的感覺,跟隨你的心,好好愛你的孩子吧!不要有任何擔心。

更新鮮的空氣對人的健康更好,更多的愛也會讓你的孩子成長得更出色。同時要勇於批判父母、批判傳統的錯誤觀念。當然,只是批判他們持有的錯誤育兒觀念,而不是不尊重或不孝敬他們。

祝福你。

**********

在吃喝拉撒睡等問題上,不要「精細管理」,不需要「標準化操作」。

人體有強大的自我調控機制,好情緒是最優質的潤滑劑,會自動保護孩子的健康。

Q

尹老師好:

很認可和欣賞您的教育理念,想請教您一個事情。

兒子剛3歲。昨天我和他一起 DIY 了一個小蛋糕,回家後該吃飯了,孩子提出來想吃蛋糕,我建議說:「最好飯後再吃,如果你現在實在想吃,可以吃一小塊。」

他同意了。這時他又看見花生酥了,我讓他在花生酥和蛋糕中選擇一樣,但飯前只能吃一樣。當時他沒有明確表示是否同意,我看他沒說話就以為他同意了。

結果吃完花生酥,他又要吃蛋糕,我就堅持不同意了,告訴他說話要算數。

可是孩子哭得特別傷心,每次哭都過來找我安慰,安慰好了繼續要求吃蛋糕,我繼續堅持只能吃一種,他又哭。

以前也遇到類似情況,他一般哭一次,我安慰好了就會接受了,但這次反覆哭了好多次,而且情緒很激動。

我問他是不是之前講好條件了,他卻說沒有,不是那樣說的。

所以我心裡在想,這次他哭這麼厲害,會不會是當時注意力在糖上,沒注意我在說什麼,或者他心裡並沒有同意我的條件。

安慰好了問他吃飯嗎,他一直說等一下。

後來我真有點後悔了,我一直儘量做到尊重孩子,考慮他的感受,今天這麼堅持對嗎?

幾乎每次我把他弄哭,都是因為吃飯和零食的衝突,這樣會讓孩子慢慢討厭吃飯嗎?

請尹老師指教,謝謝。

A 尹建莉

你好:

你這麼堅持不對,情緒是最影響人的健康的。

請設身處地想一下,到底孩子高高興興吃點蛋糕、吃點花生酥,然後少吃些飯好,還是傷心哭一場,按你給出的標準吃夠了飯再吃點心好?

你的堅持確有可量化、可見的效果,今晚孩子少吃了「垃圾食品」,多吃了「營養食品」,,但你不知道大哭一場後,負面情緒在孩子體內會製造多少毒素!

再香的飯菜,如果是在傷心中嚥下,它就會失去營養,悄悄腐蝕他的胃和他的心理。壞情緒會把山珍海味變成慢性毒藥,副作用遠超垃圾食品。

腸胃不好的人多半有長期情緒不好,或者說情緒長期不好的人健康方面特別容易出問題,這個常識你應該知道吧。

你愛孩子,願意尊重孩子,這個想法很好,但在這件小事上卻只展現了控制,看不見尊重。

孩子以前之所以聽話,是因為兒童本能地都想討好家長,所以在幼小的時候特別容易被「勸服」。但由於這些服從都是違逆他的天性的,所以他會慢慢開始反抗,變得「愈來愈不聽話」。

孩子今天哭得特別傷心,是心理一直以來壓抑的總爆發,他的負面情緒壓不住了,委屈感開始往外冒——這其實是好事,是對家長的及時提醒。

說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了,以後凡這些小事都聽孩子的,這根本不是問題,不要再控制他了,沒有控制就不存在擔心。

不要擔心這件事聽了孩子的,他以後就總是不好好吃飯,總是吃蛋糕,不會有這種可能的。

在吃喝拉撒睡等問題上,不要「精細管理」,不需要「標準化操作」。

人體極其智慧精妙,它有強大的自我調控機制,好情緒是最優質的潤滑劑,會自動保護孩子的健康。

祝福你。

>>本書購買網址請點這裡

>>現在您有機會可以免費得到這本書喔!留言贈書活動辦法,請點這裡!

【書籍目錄】

推薦序 : 洪蘭教授 / 陳美儒老師 / 陳清圳校長 / 邢小萍校長 / 袁巧玲博士
前言

第 1 篇給孩子最堅定的支持
1-1  劃清你和孩子的界線
1-2 「慢點」、「小心點」是糟糕的口頭禪
1-3  家長故意挖坑 讓孩子說話不算數
1-4  不要逼迫孩子許諾
1-5  放手的分寸怎麼拿捏?
***小問題大學問

第 2 篇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
2-1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
2-2一位爺爺的求助信:孩子會不會被「慣壞」?
2-3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2-4把馬桶洗乾淨,讓孩子玩去吧
*** 小問題大學

第 3 篇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問題
3-1如何拒絕別人打聽孩子考試成績
3-2不要去試探孩子對父母的愛
3-3「逗」孩子是一種惡習
3-4  孩子怕媽媽老了
3-5  不要用說謊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說謊
3-6  孩子為什麼不想長大?
3-7寶貝,放心說出你的願望
3-8  孩子發脾氣時怎麼辦?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4 篇 吃喝拉撒睡不用「精細化管理」
4-1  哺乳時間應儘量延長
4-2  不要訓練大小便
4-3  孩子吃飯太慢,怎麼辦 ?
4-4  孩子不願意刷牙,怎麼辦?
4-5  3歲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
4-6  孩子長得比較胖,怎麼辦?
4-7  如何讓孩子對垃圾食品不再感興趣?
4-8  在吃喝拉撒睡上不要精細化管理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5 篇 好關係才有好教育
第5-1章夫妻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5-1-1媽媽的強勢是彌散在家中的甲醛
5-1-2夫妻教育理念不同怎麼辦?
5-1-3孩子黏爸爸好嗎?
5-1-4孩子爸爸的「放羊式」教育更勝一籌
5-1-5如何給孩子講離婚的事?
5-2章隔代關係並不是「難念的經」
5-2-1堅定地把婆婆打發走
5-2-2孩子更親奶奶怎麼辦?
5-2-3堅持自己帶孩子是不是「很傻」?
5-3章多子女關係全靠一個「愛」字5-3-1  如何補償被「重男輕女」的女兒?
5-3-2  老二出生後,老大生氣怎麼辦?
5-3-3  家長無意間挑撥了姐弟關係
5-3-4  意外出現的老二帶來的兩個問題如何解決?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6 篇家庭是學習的第一站
6-1章啟蒙教育與早期學習6-1-1出生四天的嬰兒能懂媽媽的話嗎?
6-1-2「天才寶寶」怎麼培養?
6-1-3學歷不高的媽媽也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6-1-4看英文動畫片好嗎?
6-1-5一封來自韓國的諮詢信:要不要給孩子報輔導班?
6-1-6孩子幾歲學樂器較好?
6-2章受益一生的輕鬆學習法6-2-1不要用物質獎勵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
6-2-2閱讀不是佛腳,不要急時才抱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7 章 性教育、人際關係培養、金錢教育
7-1章性教育要坦坦蕩蕩7-1-1請允許女兒愛美且漂亮
7-1-212歲孩子看黃色圖片,怎麼辦?
7-1-3發現孩子手淫,怎麼辦?
7-2章引導孩子的人際關係7-2-1  要不要和社會「同流合污」?
7-2-2  孩子交了壞朋友怎麼辦?
7-2-3  如何解決孩子間的糾紛?
7-2-4  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7-2-5  我的孩子為什麼是受氣包?
7-3章金錢教育要寬鬆7-3-1 孩子的壓歲錢怎麼用?
7-3-2  愛不要吝嗇,錢也不要吝嗇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8 章教育需要清醒和勇氣
8-1章走出坑人的陷阱8-1-1  兒童「感統失調」的主要病因是成人心理失調
8-1-2不要帶孩子去測智商8-1-3左撇子不需要矯正
8-1-4要不要進名牌幼稚園?
8-1-5「注意力不集中」是頂假冒子
8-1-6關於「敏感期」:5歲兒子讓爸爸給他找老婆
8-1-7要「即時滿足」,不要「延遲滿足」
8-2章處理家庭和學校間的矛盾要果斷8-2-1要不要給老師送禮?
8-2-2  惡老師是家長的懦弱培養出來的
8-2-3  孩子厭學,怎麼辦?
8-2-4  作業之痛是孩子最痛
***  小問題大學問

第 9 章 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孩子
9-1  信佛的媽媽為什麼狂打孩子?
9-2  接受自己的膽小,接受自己朋友少
9-3  不是孩子太膽小,是你太恐懼
9-4  幼稚園的「好老師」為什麼不是「好媽媽」?
9-5  爸爸要進監獄,怎麼和孩子說?
9-6  憂鬱症媽媽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9-7  對親人最好的祭奠是讓自己活得更好
9-8  放下恨才能愛
***  小問題大學問

一個特別的疑問:尹建莉的教育方法適合每個孩子嗎?
一封特殊的來信:6歲的小女孩帶動媽媽讀《好媽媽》
代後記尹建莉 : 母親與勇士 ——- 徐虹
本書參考文獻

>>本書購買網址請點這裡

>>現在您有機會可以免費得到這本書喔!留言贈書活動辦法,請點這裡!

 

孩子總愛惹您發火,要馬上冷靜下來不對孩子發脾氣,實在好難?請看這篇文章!

night119

願孩子跟我可以像影子一樣,不徐不疾,信步而行,從此形影不離。

night119

被爺爺奶奶帶大,她說:我永遠覺得自己是孤兒…談「隔代教養」為何會影響親子關係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