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快讓孩子的爸看看!

文:朵媽

如果要求大多數的爸爸像媽媽一樣,做到帶小孩毫無壓力,換尿片、泡奶粉、洗澡、綁頭髮、穿衣服、做輔食樣樣精通,可能不少爸爸會舉手反對,因為從性別特徵的角度來看,男女有別,爸爸和媽媽擅長的事情不一樣

對於大多數孩子的爸照顧起寶寶來不如孩子的媽細心這一點,我贊同。但是,上帝為一個人關閉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他打開一扇窗。研究表明,爸爸多參與陪伴的孩子,長大以後更聰明

相關的科學研究
研究一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調查了92個家庭,發現在孩子最初的語言發育過程中,父親的作用比母親更大。原因可能是:母親在照顧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更傾向於使用孩子熟悉的詞彙,而父親則更多地使用孩子陌生的詞彙和更複雜的句子

研究二

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用了半個世紀,對17,000個英國嬰兒進行了11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更少與父親相處的孩子聰明。

研究三

心理學家羅斯帕克跟蹤調查了美國加州390個家庭,發現母親跟孩子玩的方式更模式化,孩子的興奮度較低,父親則更傾向於帶孩子玩激烈的運動,比如摔跤、捉迷藏等,並由此教他們如何協調自己的身體以及控制情緒。

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管夫妻雙方的出發點一樣,教育觀念也一樣,但仍然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讓孩子的爸多帶孩子、陪孩子玩各種遊戲,對孩子的成長有多方面的好處!

爸爸多帶小孩,好處有哪些?
男人更擅長遊戲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遊戲就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存在方式。如果孩子不吃飯,告訴他「我們來玩‘鱷魚吃蛋’的遊戲吧!」孩子很可能立刻長大嘴巴,等著「吃蛋」!

遊戲對孩子來說,就是有這麼神奇的力量。

而相對女性來說,男人更擅長遊戲,他們是天生的遊戲好手,能瞬間化身力量無窮的「超級賽亞人」,也能扮鬼扮馬逗孩子開心。這種毫無「大人包袱」的做法,通常只有爸爸們才能做到。

不畏懼冒險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危險面前,男性比女性擁有更強大的應對能力。因此,帶孩子外出遊玩時,媽媽說最多的一句話永遠是「小心」,卻很少聽到哪個爸爸會把這句話當做口頭禪。

相反,爸爸會更多地鼓勵孩子:「要不要試一試?」或者「你可以的」。受到爸爸的鼓勵和支持,孩子自然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不畏懼冒險。

更獨立

如果孩子跟爸爸說自己口渴了,爸爸可能會對孩子說:寶寶自己拿杯子喝水!

這時孩子一般會很聽爸爸的話,而媽媽對寶寶說同樣的話時,孩子倒聽不進去了,為什麼?

因為男性在教育孩子時,態度通常會非常堅定,始終如一。媽媽則可能一邊嘮叨著孩子不夠獨立,一邊給孩子端茶倒水。然而言語上反對,行動上包容,這樣的「碎碎念」壓根不能成為有效的指令。

長期來看,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熱愛運動

男人的體格天生比女人的強壯,運動細胞也更活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帶著孩子打球、騎車、游泳、爬山……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身體,還能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情。運動習慣的培養,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可是男人帶起孩子來不靠譜,怎麼辦?

儘管男人帶小孩有這麼多的好處,但不少媽媽仍是一臉愁雲,因為自家的男人帶起孩子來完全是業餘的:說好的要給孩子做早餐吃,最後卻叫了外賣;明明交代好怎麼幫小孩搭衣服,最後完全走鄉下風;和孩子在家待了一天,打開門那一刻看到滿眼杯盤狼藉,簡直不能忍……

或許每個媽媽都需要一份「完美爸爸修煉手冊」,然後一招一式地教自己的老公,做到「男人帶孩子完全不需要擔心」的美好理想。

但是,這樣做無形中剝奪了男人帶小孩的很多樂趣。事實上,不管做什麼事,男人都會有自己的節奏、風格和想法外來的「指導」、「教誨」只會讓他們感到無趣,徒增他們對帶孩子這件事的無助感。

所以,對於「男人帶起孩子來分分鐘讓人捏把汗」這個問題,當媽的最好做法就是:收起多餘的擔心,然後放手!

=====

朵媽的話

歐巴馬在長達21個月的選戰中,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比爾蓋茨再忙,每週都要花上兩天的時間接送子女上學。

也許你會覺得名人離我們太遠了,但回歸到普通家庭生活,大家都是孩子的爸媽,沒有什麼名人偉人。媽媽也不必像個陀螺一樣,整天為孩子忙裡忙外,對於孩子的爸帶小孩這件事,只需遵循六字方針:放手、信任、鼓勵!

堅持一段時間,你不僅發現自己輕鬆了很多,還會發現:哎喲,我們家孩子好像真的比以前活潑聰明了!

家長請避免讓孩子看到這類場面,以免形成心靈創傷…

night119

拯救婚姻的,從來不是性!臉紅也要看~

night119

31個兒童敏感期:如果家長把握好了,一定能讓孩子脫胎換骨!(推薦收藏)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