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60分媽媽月華
《孩子一哭就抱,會不會把他寵壞?》一文分享後,有很多媽媽給我留言,
GRACE:“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很有學習分享的必要。”
心心:“我一直也糾結這個問題,現在找到答案了。”
芸菲:“原來是這樣,很多媽媽應該都被那篇孩子哭不抱的文章誤導了。”
當然,也有媽媽持懷疑態度,
Jimmy麻麻:“寶寶哭5分鐘,抱1分鐘,再哭10分鐘,再抱1分鐘的方法在美國很流行,這樣方法培養的孩子更獨立,習慣更好,國內也有不少媽媽甚至育兒專家推薦,為什麼這個方法不好呢?”
遠方的陌生人:“我家寶寶前段時間老是哭個不停,後來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紹說美國媽媽都是孩子哭了不抱的,我還實踐了一下,確實很有效。這個方法對孩子會有傷害嗎?”
所以今天月華就來深入的談談「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個觀念背後的真相,以及它對孩子的可怕危害。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個方法是行為主義的創始人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提出的。
約翰·華生關於育兒還有一句更經典的名言「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行為主義認為孩子們的行為會由於父母如何構建孩子的成長環境,而受到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父母要尊重孩子,但是要拋棄所有的情感因素,簡單的說,就是這個方式強調規範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加以訓練,像訓練寵物一樣機械、模式化的用技巧來養育孩子,父母與孩子之間是沒有任何情感的。
從結果來說,這樣的養育方式效果很好,大多數媽媽能馬上見到成效,既免除了媽媽哄、抱的費勁,還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讓寶寶保持安靜。
這樣的方式迅速在美國風靡,並影響了整整一代的美國兒童,就連他自己的孩子也是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成長。
因為這個方式是上世紀實踐的,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這個方式帶來的後果,約翰·華生的孩子在這樣養育方式的影響下,都有一個悲慘的人生…
他的大兒子雷納曾多次自殺,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他的女兒也曾多次自殺,在他外孫女Mariette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
這樣的媽媽把悲劇帶給了下一代,Mariette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而他的另一個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
華生自己也有一個悲慘的童年,他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童年對愛的絕望,讓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國」。
而受他觀點影響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為什麼這個方法對孩子的危害這麼大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嬰兒一哭馬上被抱起來,能夠讓他知道這個陌生的世界是安全的。
如果嬰兒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即使只有短短的5分鐘,對尚未形成邏輯性空間和思維能力的小嬰兒而言,卻由如地獄般的煎熬,讓他覺得這樣悲慘的感覺永無盡頭。
這樣的煎熬可能會讓嬰兒累積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到了兒童期,有些孩子的脾氣會變得非常大,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會大哭大鬧,甚至可能對父母拳打腳踢,瘋子一樣不可理喻;有些孩子則可能出現社交障礙。
所以,孩子哭,請依從自己的本能,給他愛,給他撫慰。
如果你覺得覺得煩、覺得累的時候,想想這個小小的寶寶現在唯一的依靠只有你,他能信賴的只有你。你的懷抱能讓他踏實、心安,幫助他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等寶寶一點點長大,你就會越來越輕鬆。
作者簡介:60分媽媽月華,青少年心靈成長導師,青少年心理成長諮詢師,小兒推拿、小兒疾病綠色療法推廣人,兒童閱讀推廣人。微信公眾號:60分媽媽月華,ID:liushifen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