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若
「你的行為舉止頗有媽媽王菲的風範。」
「是嗎?是好事。」
「會不會崇拜王菲?」
「不能說是崇拜,是很尊敬她。」
最近看到竇靖童面對記者的這番對答,內心相當感慨。
一個能讓世人看上去叛逆、反骨的孩子,正色評價母親時用「尊敬」一詞,王菲是怎麼做到的?
很可惜,獨立特行的天后鮮少露面談自己的育兒經,除了在她一年不多的幾次微博分享中,人們能略見端倪。
而回看今年2月竇靖童難得的一次媒體深度訪談,我們不僅發現,這個常常被狗仔隊照片誤讀的大孩子,閃爍著自由、樂觀、無畏人格魅力的真性情,也因此得以一窺天后母親對竇靖童的教養態度和相處模式。
「你沒見過的真實竇靖童」細節處見教養
「一落座,她便體貼的問記者要不要挪動一下位置,以便坐得更舒服。助理不小心把水潑到電腦上時,她及時遞上紙巾。採訪結束,一行人散去,只有她沒忘記把從隔壁桌拉來的椅子物歸原位。」
陳丹青說過,所謂教養就是細節。
獨立的人格,不人云亦云
(以下為騰訊娛樂對竇靖童的採訪稿)
「我不是說放棄學業,我放棄的只是在學校裡學習的那種形式。在外面同樣可以學習,並且是我真正想要學的東西。我覺得學校裡很多同學都還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我很清楚,當我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了。」
尊重每個人的不一樣
對於自己:
「我不能代表這一代人去說什麼,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但至少我自己覺得音樂是很重要的。」
對於妹妹:
「我有時候都看不懂她(妹妹李嫣)在想什麼。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你永遠不能期待任何人去理解你。」
對於生父:
「我覺得挺好的,只要他開心就好。如果他追求的是被人喜歡,肯定也不會這樣了。他就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挺好的。」
對於音樂:
「我覺得音樂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做的音樂是不同的音樂,所以沒必要去說誰做得更好、誰是更好的音樂人。」
也許正因為接納每個人的「不一樣」,竇靖童對於媒體和公眾對她的各種負面標籤有著異於同齡人的豁達,和媽媽一樣的那種「我知道我是怎樣」、「我不在乎你怎麼想」的那種灑脫和豁達。
竇靖童眼中的母親是這樣的:平等尊重,從小給與孩子獨立自主的自由
竇靖童對家庭關係的總結是:「就是平等、尊重。我們家不管年齡大小,包括我妹妹,大家交流、決定事情,都是非常平等的。」
王菲曾經在微博曬出以姐妹相處的親子關係:竇靖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自己是「三妹」。
天后媽媽經常「自我檢討」不如孩子智慧
經歷青春期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有過叛逆的時期,尤其經歷父母離異、各自再婚、無時無刻不被聚光燈窺探私生活的竇靖童,更容易走上極端。
然而她卻說自己其實很少叛逆,因為父母是「很開明的人」,不管她想要做什麼所謂帶著叛逆感的事,只要提前跟他們說,他們也OK。
在16歲時第一次刺青,是先斬後奏,媽媽王菲後來得知,但只說了一句:「你不會後悔就好。」
對於竇靖童打算退學,王菲的回應是:「你想好了就行。」
「如果一開始管得很嚴,突然給你放開了,你突然要做很多決定,那時候可能壓力會很大。」
了解過這些成長中經歷過的事件細節,我們對竇靖童所說的「母女間不曾吵過架」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以過來人的身份左右孩子的成長
對於竇靖童來說,父母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音樂人,按理不僅在專業上可以給她的音樂帶來很多指導,在演藝道路上也能跟她分享自己成名的經驗,讓她少走彎路多走捷徑。
但事實是這樣的:
「我父母都是不愛聊自己的那種人。」她如是說。
「我還真沒跟他們聊過寫歌的事情。對,沒有。」
王菲向來惜字成金,竇靖童對此大表開心:「她(王菲)不囉嗦!」
這讓每天無數遍嘀咕孩子各種問題,急於把自己的知識經驗、思想和價值觀灌輸於孩子的我們情何以堪!
給孩子必要的管束
給與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並不意味著放縱。
王菲對孩子的管教也有底線規則——16歲前還有門禁,被規定晚上10點前就要回家,要是超過1分鐘,王菲就會傳訊息「遲到了」催她回家。
不難理解竇靖童在待人接物時細節中表現的教養,也是如此養成。
給予孩子愛,鼓勵她享受生活的樂趣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在孩子面對人生重要關節時,會緊張會焦慮,要嘛囑咐、提醒孩子各種細節,要嘛會替孩子過於激動興奮。
但是天后又讓人大跌眼鏡了,對於竇靖童出席音樂節及演唱會的長時間表演,以及人生首張專輯的記者會,她給女兒發來的微信是:「好好玩。」
有母如斯,孩子在面臨人生的挑戰,還會擔心有什麼過不去的風浪?即使被打沉了,翻個跟頭又繼續哼著小曲前行。
即使不到場,鮮少發微博的高冷媽媽也會為孩子的表現點「醉」~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暗暗不爽:誰叫人家有錢?我要是有這種經濟實力,也就有本錢給孩子自由,給他去試錯。
真如此,有權有勢的李剛他爸,怎麼就培養出一個讓全國嘩然的坑爹兒子?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竇靖童現在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地方?別說超越她的父母親,就連不少同齡的優秀人才都比不上,況且,她的未來一定能成功嗎?
這又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引用一句被稱為教育理想主義者的三川玲所說的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表現自己生命的價值而活的,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活的,是為了快樂幸福而活的;而不是為了追求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而活的;不是為了擺脫自己現在的生活,去追求另一個看似更高尚的生活而活的!」
可以說,這似乎正是王菲、竇唯這樣自我的人的一種寫照。你說你的,我走我的路。
她們從容、淡定,不為周遭所動,享受自己的選擇。而往往這樣不功利的人,更容易在完成自我的過程中獲得世俗的成功和財富,並超脫於這個層次。
19歲的竇靖童還在剛剛開啟的人生路上,然而認真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雨時,她如此慎重:
就像每一位可能會遭遇挫折、失敗的年輕人一樣,竇靖童一定會有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過程。
但可以相信的是,來自媽媽王菲從小給與的開放式養育方式,必定給予了她更強大的抗挫折能力、適應能力和無所畏懼的自信心,而這些特質,是那些被父母們以「為了你好」為由呵護、設定和催生成長出來的年輕人無可比擬的。
而竇靖童在成長路上體驗的快樂、自由和滿足感,也是那些被父母們以塑造完美模型為目的養育出來的「成功孩子」此生無法得到的奢望。
被童年的求學經歷所傷的鄭爽,在電視節目中表示不原諒父母。而另外一位新生代偶像胡歌,也「得益於」父母不遺餘力的栽培,即使出落為萬千影迷心中的男神,同樣經常表示自己「自卑」、「不自信」,戀愛對象以媽媽的喜好為衡量標準。
英國心理學家希爾維亞·克萊爾(Sylvia Clare)說: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然而很多父母卻忽視了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培養獨立人格,總喜歡干預孩子的一切重大人生選擇,視孩子為自己一生的得意作品,到頭來不過是養成一輩子依附於父母或他人的精神「巨嬰」。
著名鋼琴家郎朗的父親,人稱「朗爸」。年輕時辭去公職,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了兒子鋼琴之路上,直至親手將兒子送到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
曾經在接受雜誌採訪時,父子有這麼一段讓旁人相當無語的對話:
子:我馬上就30歲了,你對我的人生大事有什麼計劃嗎?
父:目前沒有,可能你35歲以後才會想到結婚。
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兒媳婦?
父:一定要找個非常懂事的人,我和你媽為你付出了這麼多,最後找了一個不合適的媳婦,不是個敗筆嗎?
郎朗,你都30了,還要等父親來規劃自己的未來?郎爸,是你娶媳婦還是你兒子娶媳婦?
自稱三妹的王菲怎麼看自己?她從不以自己單親狀態拉扯養育孩子的功勞,只雲淡風輕地說一句:「每個任性不太懂事的媽,總能生出個溫順明理的女兒。」
之所以如此,她培養出一位有獨立人格的孩子。
之所以如此,她成了竇靖童心中「尊敬」的母親。
之所以如此,她是一位「高手級」的媽媽。
最後,再一次分享紀伯倫點出為人父母之道的經典詩作《孩子》:
《孩子》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
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
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
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
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
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
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來源:尖叫童年(微信號:jjtongnian)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