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特雷西(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
為了明確兒科醫生的用藥規範,2014年美國兒科學會以及ABIM基金會(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所屬慈善部門)曾列出了一份名單,列舉了那些經常被用到、而實際上可能並不必要的治療方法和醫療測試。
令很多爸媽很震驚的是——名單中的10個項目,它們非常普遍,你的孩子很可能已經接受過其中的某一種治療。
且看有著15年行醫經驗的美國兒科醫生David L. Hill,從中挑選、解讀的6個項目,他覺得它們的應用足夠引起家長的格外重視。以下為微信公眾號 “爸爸真棒” 在美國的編輯特雷西所編譯的文章內容。
———————— * ————————
文 /美國兒科醫生David L. Hill
多年前,我成為了一名兒科醫生,因為我的理想,就是幫助生病的孩子們痊癒。
然而,在臨床實踐了15年之後,我明白,在很多病例中,醫生參與得越少,孩子們恢復得越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看不看醫生沒差別,這只是說明,與人們想像的不同,對孩子的疾病動用醫療手段進行干預,有時候並沒有什麼幫助。
而就算是對待像耳朵感染這樣簡單的小病,進行治療(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帶來的幫助更多。
下面是你可以為他提供的東西——蜂蜜。能夠覆蓋他的喉嚨表面,緩解咳嗽。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赫爾希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於一歲以上的兒童來說,蜂蜜要比右美沙芬(一種使用最普遍的鎮咳藥)效果更好。
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來說,因為蜂蜜可能引發致命的肉毒桿菌中毒,所以可以給他們飲用玉米糖漿鎮咳(淺色深色的糖漿都可以)。
右美沙芬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也可能是危險的。實際上,在2008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就曾經“強烈建議”,反對為兩歲以下兒童提供鎮咳類非處方藥物,隨後生產廠商也對該類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從此以後,藥物生產商把鎮咳類非處方藥物都標註為“僅限四歲及以上人群使用”。
然而,美國一家兒童醫院在調查中發現,有40%的家長承認,他們曾經把該類藥物用在更小的孩子身上。
可待因,一種在過去被用於治療兒童咳嗽的麻醉劑,從未證實對孩子有效。它甚至比右美沙芬更加危險。
因此,從1997年開始,美國兒科學會已經阻止醫生開出包含該類藥物的處方。
出現以下咳嗽症狀後,應需要前往就醫——
孩子呼呼喘氣,胸悶氣短,或者抱怨胸疼,應該立刻送醫治療。
病毒感染性咳嗽可能持續三個星期,如果你孩子咳嗽的時間超過三星期,你同樣應該聽聽醫生的建議。
孩子發燒發到39度,流清鼻涕、咳嗽、咽喉紅腫,換句話說,他得了重感冒。
你可能已經知道,抗生素對於病毒性感冒沒有任何用處,還可能產生副作用。
但是,根據醫生的判斷,每年美國兒童大約會得到1000萬個這樣“沒有必要”的抗生素處方。
怎樣避免你的孩子吃到不該吃的抗生素?
有些症狀對於病毒性感冒來說,是非常正常的。比如感冒剛開始幾天裡的發燒(通常超過39度)。
當發熱溫度超過40度時,聯繫你的醫生。作為兒科醫生,我會關注那些持續超過三天的發熱,或是在發病後好幾天才開始的發熱。
還有3個月以下的嬰兒一旦發燒必須立刻就醫。
大約10%的感冒會引起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性感染。不過感冒一發作就立刻服用抗生素無法預防細菌感染。
了解細菌感染症狀有助於你作出判斷——
流鼻涕超過10到14天,或者持續超過三個星期的咳嗽可能意味著細菌性鼻竇感染;
如果孩子抱怨耳朵疼或者他的眼睛產生了黃綠色分泌物,也應該聯繫醫生。
胃食道逆流(GER)對嬰兒,特別是對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來說,非常普遍。胃食道逆流病(GERD)相對來說就比較少見。
但是在兒科醫院,普通的胃食道逆流經常被當成疾病被過度診斷和治療。
正常的嬰兒經常嘔吐,多數孩子是“快樂的嘔吐者”,嘔吐並沒給他們帶來什麼困擾,相反卻讓他們的父母感到焦慮。
而罹患胃食道逆流病(GERD)的孩子,症狀則嚴重得多:他們的體重不能正常增加,每次進食都會哭泣,拱起背部,大口喘息,或者咳嗽。
如果孩子得了胃食道逆流病,請聯繫你的醫生,和他探討治療方案,並對孩子的生活方式作出改變。
如果孩子一邊嘔吐一邊高高興興地歡笑和成長,打電話給乾洗店,看你能不能談個洗衣折扣價。
我們都聽說過食物過敏可能會有多麼危險。所以你可能希望在你的孩子開始食用他人生中第一個花生醬三明治之前,就給他做個過敏測試。
如果事情真那麼簡單,那醫生們早就建議大家都那麼做了。
事實上,過敏測試有一個臭名昭著的缺點,就是它經常發生“假陽性”——有時候測試會告訴你,你的孩子對這樣東西過敏,但事實上他並不過敏。
比如花生過敏測試,差不多8%的孩子會被告知“結果為陽性”。但是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發現,只有1%的孩子會真正產生過敏症狀。
如果在食用了某種食物之後,你的孩子長出了疹子,或者嘴巴紅腫,大口喘氣,感到頭暈,你需要帶他去醫院接受測試。
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堅果、牛奶、小麥、雞蛋、豆類和魚類。
即便孩子的兄弟姐妹對花生過敏,他也不一定會受到影響。
濕疹,一種會引發瘙癢、皮膚紅腫、紅斑和鱗屑斑的皮膚乾燥症狀,在食用某些食物之後會變得嚴重。但除非你已經發現某種食物確實與濕疹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繫,否則隨便去做過敏測試只會讓你感到更加困惑。
記住,只有當家族史和個人病史能夠作為過敏證據的時候,過敏測試才會有些用處。
判斷題:孩子的尿液裡永遠不會有細菌。
答案:錯誤!
孩子尿液裡的細菌通常不會引起什麼麻煩(比如人們所知的“無症狀菌尿”),而且這些細菌自己就會慢慢消失。
即便一個孩子曾經得過尿道感染,他也不一定需要接受尿檢或者尿液培養,來查看他現在的尿液裡還有沒有同樣的細菌——除非他在小便的時候感到疼痛,或者遭遇意外事故,發燒,肚子或背部感到疼痛,或者小便次數持續增加。
因為尿檢和尿液培養同樣可能得出錯誤的“陽性”或者“陰性”的結果。
如果的確需要尿檢,而尿檢結果證明發生感染,孩子應該接受抗生素治療以及尿液培養。尿液培養能讓我們確信尿液裡真的存在細菌,以及確定哪個種類的抗生素能夠有效對抗該類細菌。
沒有什麼場面比看到孩子發生驚厥抽搐的場面更加嚇人了。
然而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6個月到5歲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會發生驚厥——但這並不意味著發生了嚴重問題。
熱驚厥病人通常有家族史。25%到40%發生過高熱驚厥的孩子,都有一位近親屬也曾遭遇過同樣的情形。
什麼情況下可能是“單純型熱驚厥”?
孩子處於適當的年齡段(6個月到5歲);
以前發熱的時候從來沒有驚厥過;
渾身抖動(而不是只有身體的一側在抖);
抽搐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並且24小時內沒有發生第二次驚厥。
雖然看上去很嚇人,但單純型熱驚厥是無害的。
對腦部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查找大腦可能存在的問題,會將孩子暴露在輻射中,從而增加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
給小孩子做腦部核磁共振掃描(MRIS),往往需要讓他們服用鎮靜劑,這同樣存在風險。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是得了高熱驚厥,你仍然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醫生會幫助確認孩子的驚厥究竟是不是屬於“單純型熱驚厥”。
他還會認真探查引發驚厥的其他原因——會不會是腦炎?這可能需要通過脊椎穿刺來判斷。
但是,如果一切檢查都顯示孩子情況正常,那麼貿然去做腦部掃描,帶給你的可能只是昂貴的成本和潛在的風險。
這個建議並沒有在美國兒科學會以及ABIM基金會的列表中被提及。但是如果有人詢問我的建議,我會首先選擇把這一條補充上去。
在我的觀點裡,超量服用藥物的風險遠大於把體溫降下來一點的好處。
許多醫生現在仍在建議家長每隔四個小時,交替使用以下兩種退燒藥物——對乙酰氨基酚(泰諾)和布洛芬,為孩子退燒。
研究顯示,交替用藥與僅僅使用一種退燒藥物相比,能將病人的體溫降低更多(但只多一點)。
問題是,上述兩種退燒藥物如果使用過量,都會產生危險。兒科急診護理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父母會給孩子過量使用藥物。
退燒藥物的成分也常常出現在“感冒咳嗽藥物”中,這就讓過量服用藥物的風險翻了個倍。
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的唯一理由就是讓他感到舒服一些,而並不是讓他“恢復正常體溫”。
超過41度的體溫,才可能真正導致危險。(但對一個月以下的嬰兒來說,只要是發燒都不正常,90天以內的嬰兒發燒也要引起重視,在這兩種情況下,你應該立刻聯繫醫生)。
我建議家長給孩子服用退燒藥時,選用單一的一種。如果這種退燒藥效果不好,那麼下一個週期再給他服用另外的一種。把第二種退燒藥作為備用藥品,但不要像有些醫生推薦的那樣將兩種不斷交替使用。
作為醫生,同時也是一名家長,我願意讓自己的生活更簡單,我打賭你也會有同感。
來源: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