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每位媽媽都難免情緒失控過。當爸當媽的如何控制情緒?學會情緒管理一二三

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拿破侖

為人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能是最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人」,因為很多時候,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並沒有好好去思考『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其實孩子也很無辜,因為你不懂他的心思,不能理解他。

很多父母會問,『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聽話?』『為何總是惹我生氣?』但是卻沒有反思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反而也跟著孩子生起氣來。

身為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有平穩的情緒才能進一步適宜的管教孩子

那要如何才能做好情緒管理?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父母情緒管理的一二三:

第一、父母情緒穩定,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相信改變會發生》一書中提到:「情緒對我們來說就像忠誠的信使,尤其是讓人感覺不舒服的情緒,往往都是在提醒我們內在需要調整,才能回到和諧一致的狀態。不要一直忽略或拒絕情緒,這麼做可能會導致內在的問題通過疾病或不良行為等形式呈現出來。」

當然誰都會有情緒,有了孩子的父母,更是深有體會,那如何讓自己控制好情緒,並保持情緒穩定呢?

當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憤怒時,首先要先和緩自己的情緒,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臨時離開現場

如果當時因為憤怒而打了孩子,事發過後家長往往都會自責和懊悔,但是你的行為已經深深的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那在憤怒之下,要如何快速和緩自己的情緒?嘗試自我放鬆是最有效的辦法。

自我放鬆最容易的方法是深呼吸,在深呼吸的同時,可以放鬆全身,讓自己冷靜下來。並在腦海中想一想孩子讓你生氣的行為,是不是有其正常性與可塑性,用理性思考緩解自己憤怒的情緒。

第二,父母首先要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進一步接納孩子的情緒。

中國人太愛面子,永遠不承認自己有錯,面對情緒也是一樣,很多父母不承認自己也會受情緒影響管教孩子的行為,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反而怪罪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在那些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那麼多的缺點,反之,他們卻很少反省自己的情緒來源。

想要做好情緒管理,就要從無條件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有對錯的是表達情緒的方式。

所以,所謂的情緒管理並不是壓制或否定自己的情緒,那樣不僅無益於身心健康,累積的情緒久而久之,還會以極端的方式釋放出來,對家人更是一場災難。

在接納自己的情緒之後,接著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而又不傷害孩子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的表達方式,不能把孩子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

如果把打罵孩子當作宣洩情緒的管道,對自己跟孩子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而且可能未來難以彌補。

而處理孩子情緒的部分,首先要用平靜且理解的態度接納發脾氣時的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威嚴鎮壓他。

接納孩子生氣的情緒,是對孩子及其人格的尊重。所以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反應時,父母要用同理心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否定、壓抑孩子。

當孩子感覺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便為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當一個成人鬧情緒的時候,他的智商會降低到只有五歲的年齡(這是在網路上查詢到的訊息),更何況本來就是孩子的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呢?

孩子生氣的源頭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例如冬天孩子不願意起床,拉被子或打罵都沒有用,其實就是因為孩子怕冷,所以不願意起來,就這麼簡單,如果好好的去和孩子溝通,思考孩子是怎麼想的,也許你就能理解孩子,解決這場鬧劇了。

第三、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是一門功課,更是作為父母的必修課。

上面我們說到父母首先要接納自己的情緒,然後也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接下來則是洞察孩子為何要發脾氣。

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就是孩子在宣洩自己對事物的不滿。

孩子通常缺乏表達情緒的能力,也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合宜的表達他當下的情感,所以會用「不聽話」「無理取鬧」等行為表現出來。

父母在這時必須要先安撫孩子,瞭解其生氣的原因,並進一步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面對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可以這樣做:

1. 提供發洩的管道

2. 提供安靜的機會

3. 提供實際的幫助

4. 提供聆聽的耳朵

具體的方法不做詳述,從字面上的意思,各位父母應該就可以明白如何處理。

用以上方法可以讓孩子慢慢的接納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面對及控制情緒,並讓孩子了解很多時候發脾氣是沒有用的,長大以後更是如此,並讓孩子了解,學會觀察他人和表達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想要孩子更聰明?叫爸爸陪孩子「打架」!

night119

有一種煎熬叫『懷胎九月』,男人永遠都不會懂…..

night119

父母的這6個性格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一生!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