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一位日本媽媽的教養觀:兩個孩子,只買一個冰淇淋…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1.兩個孩子,只買一個冰淇淋

一位日本媽媽常常給兩個孩子買一個冰淇淋,對於這一個冰淇淋誰拿著,誰先吃第一口,誰的那一口咬得大了,兩個孩子發生爭吵是常有的事情。

這位媽媽通常不作聲,只管笑瞇瞇的看著他們爭,只有當其中一個表現得不像話的時候才出手。

在外面餐廳吃飯的時候,通常也只點一個兒童套餐,裡面的內容無論是漢堡、牛排還是布丁當然都只有一個,最後領到的玩具也只有一個。

可能很多人看不慣,覺得這位媽媽很小氣,幹嘛要讓孩子們爭呢?總讓他們高高興興的不好嗎?

冰淇淋當然買得起兩個,雙份兒童套餐也不在話下,這個世界物質越來越充裕,問題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給孩子們預備好了雙份嗎?當人人都渴望的獨一無二的東西擺在面前,他們該怎麼辦?躺在地上打滾能解決問題嗎?

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幼兒園、學校裡,孩子們都會被尊重,被給予平等的一份,分享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所以這位日本媽媽只好刻意創造出艱苦的環境,讓孩子們學會分享、忍讓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2.容許孩子們打架

除了爭吃的、玩具和順序,孩子們還會為各種各樣的東西爭執,甚至包括媽媽。

比如今天誰睡在媽媽左邊,誰睡在右邊,其實左邊和右邊不都一樣嗎?這也要爭。

有時商議不成就轉成動手,有時打到兩個人一起大哭也不停手。而這位日本媽媽通常不去攔架,也不講姐姐就一定要讓著妹妹。

在家裡可以通過父母的干預,人為的製造出平等的環境,而學校和社會裡則沒有絕對的公平。

從幼兒時期就讓孩子摸索出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在小社會中的位置,我們必須遵從社會的規則,甚至承認一些潛規則。

若不服氣,就要自己努力去超越現在這個位置。

3.讓孩子把狗當家庭成員

這位日本媽媽家裡有養一隻狗,兩條金魚,兩隻蚱蜢和十隻蝌蚪。

養動物不是拿來給孩子玩的,也不光是用來觀察,而是讓他們學會尊重生命。

6歲的小亞負責給狗和蚱蜢餵食並清理籠子,此外還有帶狗散步(包括把狗屎帶回來),4歲的小桃則負責餵金魚。

兩個孩子一生下來從醫院抱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抱他們去給狗看,告訴牠這是我們家的新成員,一定要和睦相處哦。

兩個孩子在家裡鬧瘋了,狗就會朝他們汪汪叫,警告他們安靜一點。小亞和小桃就會互相叮囑:狗狗生氣了,我們小點吧。

4.讓孩子懂得感謝和道歉

可能有很多人覺得日本的禮節繁瑣而做作,而實際上,被這樣對待過的人幾乎沒有人會表示反感。

對父母和周圍的人提供的關心、勞力漠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好的前程。

不會道歉的孩子通常和父母一樣,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到別人身上,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在社會上碰多少次壁。

感謝和道歉只在心裡是不夠的,鼓勵他們一定要用語言、文字或者行動表達出來。

5.鼓勵孩子冒險和嘗試

一般來說,喜歡冒險嘗試的孩子的智商都比較高,即使被禁止也會背著父母做他想做的事情,嘗試和挑戰能夠帶來更大的發展。

父母過度嚴厲的指責,會扼殺掉孩子寶貴的天性和潛能。

雖然明知有一定的危險,孩子想做什麼,只要是合理的範圍內,還是要鼓勵他去嘗試。

雖然要面臨一些風險,父母要學會適當壓抑自己的擔心,以平靜甚至期待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冒險。

孩子受點傷不可怕,怕的是他學不會怎樣面對傷害、困難和挑戰。

這位日本媽媽知道什麼是幸福,但是決不會把所有的幸福都送給孩子品嘗。

她期待的是比自己更堅強、更勇敢的孩子,並期待他們能夠體會自己找到幸福的滋味。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育兒教養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孩子能夠自立。

沒有挫折的人生不存在,我們必須讓孩子學會面對危機和困難,勇敢的站上去迎接挑戰,自己尋找到幸福。

與其將孩子攬在翅膀下,不如指引他去學習怎樣翱翔藍天,鍛煉出比我們更大更有力的翅膀。只有這樣,我們下一代的下一代才更有希望。

解決所有父母育兒教養之路的徬徨無助《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Q&A》

night119

如何讓小孩成為幼稚園老師喜愛的孩子?

night119

孩子還小,誰帶都一樣?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啊?!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