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巖
● 為什麼孩子清楚地知道「不用害怕」,可是還是那麼膽小?
● 為什麼孩子清楚地知道「不該打人」,可是還是會打人?
● 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其實很開心,可是早晨還是要黏住媽媽不放?
● 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應該對孩子再多點耐心,可還是想朝他/她發火?
女兒非常認真地說:「我知道現在世界上沒有恐龍了,可是我還是擔心廁所裡會藏著一只,一想起來我就怕得要命。」說完她還真的開始全身發抖了。
我正想不出如何去安慰她,她卻自己接著說:「噢,我想起來了,就像阿姨怕蛇那樣,雖然‘不用怕’,可是還是很害怕。」
難得她還記得,那是一年前,她從動物園買回一條仿真蛇,給家裡的阿姨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阿姨每天早晨都要提醒女兒出門前把「蛇」收回玩具箱裡,否則她白天就不敢打掃房間了。
女兒當時對此十分不解:「阿姨,這是橡皮蛇,是假的呀!」阿姨無奈地回答:「我知道是假的,可是我還是害怕,還是不敢去碰它。」
情緒「不合理」,為什麼還會有?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養育中最大的無奈和困擾,莫過於孩子種種「不合理」、「不應該」、「沒必要」的害怕、憤怒和傷心。
好消息是,近年來神經科學突飛猛進,不僅逐漸解開了我們以往的困惑,也為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生理角度的參考依據。
讓我們先從人腦的結構和功能說起。
為了更直觀,請大家想像眼前有一個大號湯碗,碗裡有兩個塑膠球,一個紅色一個藍色,大致就像這樣:
我們以此簡單代表人腦的結構
過去我們只能看到湯碗的外面,因此認為人腦是一個「單一體」。
現在的技術讓我們看到了湯碗的裡面:湯碗只是我們的頭顱,裡面的塑膠球,才是真正負責處理信息和指揮行為的工作系統。
最重要的是,人腦中的工作系統不止一個。
紅球和藍球代表兩個不同的工作系統,針對同一個信息,兩個系統所做出的處理可能會很不一樣。信息進入人腦後,會被分成兩路,分別往紅球和藍球。
首先,往藍球的路徑比較長,而去紅球的路徑比較短,因此紅球會先於藍球接收到信息。
其次,藍球是一個更精密的系統,能夠對信息做出更全面、更準確的判斷,但是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判斷;與之相反,紅球只能做出比較粗糙的判斷,但是速度會快得多。
也就是說,紅球接收信息在先、處理速度更快,因此紅球會先於藍球做出反應,並下達行動指令,盡管它的判斷有可能不夠準確。
以「阿姨怕假蛇」為例:「假蛇」這個信息通過眼睛進入人腦後,被分成兩路分別去往紅球和藍球。
藍球精確地分析出「是橡皮做的假蛇,是孩子昨天從動物園買回來的玩具,所以沒有危險」,但是更先、更快的紅球卻已經粗糙地認為「細長+彎曲+三角頭的東西=蛇=生命危險」,並已經命令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繃緊。
我們不再繞圈子了:藍球代表的就是人腦中的「理智系統」(也稱「意識」),而紅球代表的則是「情緒系統」。情緒,是人腦在進化中所遺留的原始生存功能。
阿姨的「害怕」之所以「不合理」,是因為「害怕」根本就不是理智系統產生的。而且,由於腦部生理結構的原因,情緒系統接受信息在先,處理速度更快,因此情緒反應產生在先,理智反應產生在後。
情緒和理智,誰說了算?
為了更直接地了解「情緒」與「理智」的關係,我們不妨拿「饑餓感」來做個比照。
不餓的時候,我們無法「有意識」地讓自己「餓」,而在餓的時候,我們最多可以做到暫時不吃東西,但很難不讓肚子咕咕叫,更沒人能夠單憑「理智」就消除饑餓感。
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餓了,但是饑餓感的產生和消退,完全在理智的掌控之外。因此一旦我們感覺「餓了」,那就是一個 主觀性事實——就算全體地球人現在都不餓,但是「我餓了,我也不想這樣,但是沒辦法」。
這種情況下,外人即便不能提供同情和幫助,也不該質疑「你為什麼要餓」,更不該指責「你太不應該餓了」。
情緒,一旦產生,也是一個主觀性事實。
生活中種種「不合理」、「不應該」、「沒必要」的害怕、生氣和傷心,都是人腦的生理本能,它們來自特定的腦部區域,而大部分情緒區域是在理智(意識)區域之外的。
因此從理論上,面對他人情緒(無論是孩子的還是大人的)時,我們如果想與對方保持關係、繼續溝通,那麼首先必須「接受」對方的情緒,而不是質疑「你為什麼害怕」,更不是指責「你太不應該生氣了」。(當然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接受情緒是很難時時做到的。)
情緒與理智的關係,首先是:情緒的產生,是一種本能反應,不受理智(意識)的控制。因此,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存在與否。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對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逆來順受,因為: 情緒與行為,是兩件事。
「害怕假蛇」是情緒,「不去拿假蛇」是行為;
「害怕恐龍」是情緒,「不獨自進房間」是行為;
「生氣」是情緒,「打人」是行為。
情緒與理智的關係,還包括:足夠成熟和健康的理智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緒可能導致的行為,甚至可以有意識地調節情緒。
比如,阿姨雖然那麼害怕,但是在某種條件下,我相信她還是能夠控制住情緒,並努力拿起假蛇的。再比如,盡管我們對老板非常不滿,但通常還是能讓自己彬彬有禮。
這麼說,還是「理智」說了算?不一定,上面的描述中有一個重要的形容詞:足夠成熟和健康。
對於如何定義「成熟和健康」,並不是本文的重點,但至少我們不得不承認:成年人的大腦並不都足夠健康,大量成人(包括我自己)的理智系統,並不是在所有時候都能有效控制情緒的。
比如我們在老板面前的克制能力,到了孩子面前就經常會大幅下降,此時的理智通常不去控制情緒,而是幫著情緒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懲罰你是為了你的將來!
孩子的大腦中,誰說了算?
就算到目前為止,孩子的大腦發育一切正常,但那也還遠遠沒有「成熟」。我們用球的大小來代表成熟程度:
神經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情緒系統先於理智系統發育並成熟。
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大腦中,情緒系統已經成熟運轉,而理智系統還非常稚嫩。因此,要求孩子用「弱小」的理智去控制「強大」的情緒,是不符合他的生理現狀的。
對於害怕假蛇的阿姨,我們可以要求她看清楚「這只是橡皮做的假蛇」,並要求她控制行為(要求她伸手去拿假蛇),但是對於害怕恐龍的孩子,我們就不能要求他單憑「世界上已經沒有恐龍」的事實,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情緒,是孩子行為的總指揮,這是大腦發育的階段性特徵。
對於孩子,所有「不合理」的行為,都不是他「有意識」去做的,都是在情緒的操控下自動發生的,而他自己實際上也不願意打人、也不願意發脾氣、更不願意膽小。
孩子不是不懂道理,他只是由於大腦發育的生理現狀,暫時不能用道理來控制情緒。
因此,對於孩子的「不合理」情緒(比如生氣),我們必須接受,而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行為(比如打人),我們當然有責任去改變。但是,要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就必須針對他行為背後的情緒想辦法。
而對於情緒,傳統的批評、懲罰,以及新式的「講道理」、「冷處理」,不僅沒用,而且往往會火上加油。
針對早期養育中的情緒發展問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心理學教授舒爾(Allan Schore)博士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孩子在早年經常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但是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需,因此成人必須充當一個「外部調節器」(External Regulator),來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接納情緒」已經很難,「幫孩子調節情緒」更是難上加難。
比如我自己,就在昨天接兒子放學的路上,兒子因為學校活動不順利而心情低落,但是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接納情緒(更談不上幫助調節了),反而是責備:「幹嘛發這麼大脾氣呀!」
有人說,養孩子其實就是在重新養自己,我非常同意。畢竟,情緒系統也在我們的大腦中時刻運轉著,而我們小時候並沒有人充當「外部調節器」。所以,我們必須回過頭來,重新完成自我調節。過程會很漫長,但並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