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怕的兩歲VS.可愛的兩歲-家有兩歲寶寶的父母,該如何跟孩子相處? 2018 年 4 月 26 日 之前,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可怕的兩歲”孩子會呈現出的一些行為特徵(詳見:孩子一過兩歲就變身小惡魔?瞭解可怕的兩歲階段是怎麼回事,就不用擔心!)。以下我們將針對其中前三個和敏感期密切相關的行為特徵,為大家提供一些和孩子溝通相處之道。 1 要求固定秩序,事事保持一致 面對孩子有時近乎“苛求”的秩序和一致的要求,我們可以: 保持秩序,維護一致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世界是以不變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盡量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保持每天選擇固定的路線去幼兒園、孩子自己的玩具及其他物件擺放在家裡一個固定位置,甚至是每天的生活節奏都按照既定習慣進行。 注意觀察,尊重孩子 也許我們並不能理解孩子所有關於“秩序”的要求,但是,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這一生命現象,放慢速度,注意觀察和傾聽孩子。 比如,觀察到孩子自己穿衣服時的順序,是先穿襯衫然後再穿褲子,那麼當我們需要幫孩子穿衣服時,就要遵從孩子的這個秩序。 秩序破壞,陪伴釋放 上面都是是比較理想的情況,那萬一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破壞了孩子的“秩序”,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已經發生,一定要陪伴孩子,准許孩子把心中的情緒通過哭釋放出去。孩子把情緒哭出來,一般也就會接納已發生的事實。 等到孩子長到3歲,內心就比較安定了,這時候孩子自然會比較容易接受環境和事物的變化。 2 自我意識發展,喜歡說“不”和“我” 在兩歲到三歲之間,孩子對力量和強大的感覺得到發展,“不!”、“不要!”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口頭禪,父母常常會因此感到無助和無能。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說“不”並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他的行為一般來說也不是針對父母的。孩子的一聲“不”,表現出的是孩子自己做決定的堅持。 從孩子的角度看,說“不”與他感覺到自己是個越來越有能力的個體有關:與獨立和好奇有關,與孩子研究的慾望和喜歡試驗有關,與期待成就和不斷增長的對事情做決定的勇氣有關。對於孩子說“不”,我們可以: 安全前提,允許說“不” 在不影響安全、健康和他人權利的前提下,允許孩子說“不”。孩子的說“不”從更多層面上講,具有積極的意義,它是孩子發展自己獨立人格的一種標誌。 如果我們現在不允許孩子說“不”,等到他十幾歲時,將無法拒絕同伴或其他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說“不”之後,稍等回應 在孩子說“不”後,請稍微等一下再做出反應。 孩子的一聲“不”!表達的不僅僅是設置障礙和反抗,同時也是孩子在創造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建立起和別人的距離,給自己留出思考的餘地。 在“不”中含有“讓我自己來!我想自己做決定!我馬上就做!再等一下!我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意思。這一聲“不”往往是“是”的前奏。 大多數孩子會先說“不”,然後,才會用他的積極詞彙“是”,在孩子的“不”中常常隱藏著“是”。如果父母能再等一會兒,就會看到孩子在一句本能的幾乎是條件反射的“不!”之後,會答應父母要求他做的事情。 “你想洗澡嗎?”媽媽問道。“不”,孩子本能、肯定地回答道——然後,他很可能就會走進浴室:“媽媽,來吧,洗澡!” 肯定敘述,代替提問 在和孩子對話時,用完全肯定的敘述句代替能用否定來回答的問句。 例如,如果你早上要去上班,而孩子卻因為離不開你而不肯去幼兒園,你最好說:“我必須要去上班了,晚上回來陪你玩。”而不是詢問他:“我上班去了,好嗎?”。 3 物權意識萌生,不願分享合作 孩子學會說“我”這個字,是其成長過程中意義重大的一步。由此,孩子開始注意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一聲“我”之後,隨之而來的首先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看事物的方式,在行為上的 一個表現就是對自己物品的所有權特別在意。 兩歲半孩子在和其他孩子相處過程中,幾乎有一條鐵律,就是他對自己的玩具具有強烈的保護意識,不允許任何人分享,“輪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對他們來說,東西沒有“你的”、“我的”、“我們的”分別,只有“我的”、“我要”。他開始掌握“所有權”的概念,但還沒有掌握“這個東西”可以和別人一起玩、一起用的概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甚至希望每一件東西都完全歸他所有,不僅是自己的東西,甚至是別人(哥哥、姐姐、小伙伴)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他看到別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就會去搶的原因了。 這時,“搶”是他表現自主和獨立的方式,也是他為自己爭取權利的一種表示,和年齡較大兒童的霸道是不同的。 兒童這種“所有權”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後通往“分享”的必經之路。孩子都是先懂得“所有”,才學會“分享”的。 無關道德,勿貼標籤 兩三歲孩子不願分享的行為無關任何道德判斷,切不可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我們說,“自私”是指在利益上發生衝突時,損害他人的利益,而滿足自己的利益;而”自我”是指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計劃、支配自己的行為。 滿足兒童自我意識的需求,不要譴責孩子的行為,因為這是孩子建構自我的開端。只有構建好自我,才能走出自我,成年後才不會以自我為中心。 不要亂逗,誤導孩子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或是在自己家孩子身上或是在別人家孩子身上。大人提出要分享孩子的東西,如果孩子不答應,大人就佯裝去搶,孩子嚇著了,以後更不願意與別人分享。 如果孩子答應,有的大人卻並沒有按約定和孩子“分享”,而是“獨享”了孩子的東西,結果孩子哭了,大人卻說:“小氣鬼,還是不願意吧,我是逗你的,不要了,還給你……”孩子對大人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覺得非常困惑,無法理解。 也有時孩子答應了分享,大人卻馬上又說:“寶貝真乖,你留著吧,我不要。”結果讓孩子誤以為分享只是一個遊戲,無需真正給到別人,還能得到別人的誇獎。 不要強迫,耐心等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總是先於“慷慨”的發展,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分享,只會讓孩子對家長及分享他東西的伙伴產生怨恨,內心產生更多不安全感,反而會更抗拒“分享”。 準備好時,恰當引導 在幼兒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兩歲就有了“我的”意識,但要到三四歲時才能學會分享,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分享的遊戲、在孩子因為“分享”而產生爭執時,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父母也要多給孩子做出“分享”的榜樣。 看到這些,是不是已經找到其中1-2點可以開始在和孩子的互動中實踐的呢?希望能幫助父母將“可怕的兩歲”的經驗變成“可愛的兩歲”的經驗。 本文來源:「親子溝通如何說」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由4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課程認證講師合作創立,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