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愛打人」?
認知老師告訴我,3歲前的寶寶的語言表達還不成熟,當他們想要表達卻無法很好表達自己時,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使用他們更熟悉的方式,就是身體。
於是就會出現我們大人眼中所謂的「暴力行為」-比如打人、踢、咬等等。所以,從孩子心智發展的過程中出現打人行為,是非常正常的,關鍵在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引導。
防患於未然-教會寶寶如何表達友好
平時在玩的時候,父母需要有意識地教寶寶如何正確地表達友好。
比如,我經常會教她去抱抱娃娃,教她去親娃娃,她要摸娃娃時,我會邊示範給她看,邊說,「輕輕的,溫柔的」。
平時見到朋友來我家玩,我會教她揮手說,嗨,來打招呼。這些示範其實就是在教寶寶,當她們語言還不完善,但他們想表達的時候,怎樣的動作才是正確的。
冷靜處理=教會寶寶明白這個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當寶寶出現了打人,不管是打家庭成員還是其他寶寶。首先,最關鍵的是,父母需要及時干預,千萬不要一笑了之。
父母的干預行為本身就是在告訴寶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如果我們不及時干預,其實就是在默許寶寶這樣的行為。
但如何干預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畢竟這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1、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很多寶寶打了家庭成員,有時候父母或者長輩會順勢和孩子繼續打鬧,「呀,你敢打媽媽,小壞蛋!」通常都是帶著開玩笑的語氣,這是很不正確的。
因為我們這樣的表現,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原來是可以得到關注,讓父母和我進行互動的方式。那以後,她出門,看到自己喜歡的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就會用同樣的方式。
另一種家長會是另外一種極端,一看到孩子打人,就覺得特別氣憤,於是也會打他,或者教訓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懲罰讓孩子記住不可以打人。
但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這樣的行為有點高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還不能明白「懲罰」的意思,相反,我們父母的行為本身在給他們進行一個錯誤的示範,讓孩子學會了「原來就是可以打人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麼做的。」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馬上把寶寶移到一旁,用平靜並且堅定的語言,看著孩子的眼睛和他說,「不能打人,打人會讓別人受傷」,來進行制止。
這裡最關鍵的是要讓寶寶可以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這樣才能認真聽我們說話。
2、幫助孩子進行情緒梳理
制止後,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處理。如果寶寶已經很生氣,這時,父母可以抓住寶寶的手,繼續和孩子說:「不能打人,不能打人!」,先讓孩子平靜下來。
然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說出感受(如果是大點的孩子可以詢問她的感受),「你很生氣對嗎?非常生氣,這麼大的生氣!」,邊說可以邊比劃個西瓜樣子,對於小寶寶來說,生氣程度用大小來表示更加直觀。
這個行為其實是在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讓他們慢慢明白自己行為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只有先明白了情緒,才能再學會如何控制情緒。
如果寶寶沒有生氣,只是在表達友好卻下手過重的話,我們可以和孩子說,「你是希望Susie和你一起玩對嗎?你可以這樣告訴她。」然後示範給寶寶看,比如我家是邊揮手邊說嗨。
這個行為是在認可寶寶所謂的「打人」其實是在表達,只是我們需要告訴他們如何用正確的語言或者動作表達。
如果進行了情緒梳理後,孩子還繼續有打人的意向,那就可以說,「如果你繼續打人,我只能讓你去其他地方玩了。」這是很清晰地和孩子表達了,對於不被鼓勵的行為,他是需要負責後果的。
3、重視道歉的過程
這是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會容易忽略的。面對孩子打人,我最關注的是弄清楚誰的錯和教育孩子,卻忘記了道歉。
道歉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是讓孩子學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做錯不怕,但需要學會道歉。
我通常等她平靜下來後,我就會對她說,你看,Brian被你打痛了,我們可以去說對不起嗎?這是陳述事實,然後我會把焦點轉移到她的行為對對方形成的後果-「你看Brian,他很難過,因為你打他了。我們該怎麼做讓他開心起來呢?」
然後,我會和她一起去和那個孩子握手或者擁抱,然後我幫助她說,「對不起。」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強化如何表達友好。
父母永遠要起表率作用
永遠不要小看榜樣的力量,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我們平時遇到情況,也是出現情緒失控,會大叫,會動手,那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過激反應其實是可以接受的。
永遠記住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緒,第一步其實是我們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
「打人」是很多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父母引導得當,孩子的行為會控制,而且還會教會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處理這個情況本身也是父母的情緒修煉,不是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