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3個遊戲,讓你的孩子學會社交,一輩子到哪都受歡迎!

從孩子開始接觸其他小朋友起,我們就能發現,孩子在人際關係中的位置似乎天生就確定了。

有些孩子總能站在群體的中心、受人矚目;有的孩子在同學間總是默默無聞;有的孩子品質不壞,卻不受人歡迎。

其實,孩子的「好人緣」並非天生。培養孩子人家關係的方法很早就有了,並已經融入到了一些很普通的兒童遊戲中。

家長們如果能夠掌握期中的原理,用這些遊戲按照正確的方向培養孩子,你的孩子也能走到哪都受人歡迎!

3

個遊戲,讓你的孩子學會社交

這些遊戲,都是我們耳熟能詳,小時候也玩過的。但是,如果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向和孩子一起進行,是達不到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效果的!

所以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下面講的方法!

捉迷藏遊戲

學習控制興奮情緒

原理解釋:

人類是容易被情緒控制的生物,經常在情緒影響下做出錯誤的判斷。原因就在於,情緒產生時,會有伴隨的血壓、心跳、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變化。

如果在童年時期沒有很好的學會控制情緒,尤其是興奮、欣快情緒,隨著孩子的成長,其性格情緒化因素也就會很明顯,這樣「不穩定」的性格,很難受人歡迎。

遊戲控制方法:

捉迷藏讓孩子感到興奮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躲藏時巨大的緊張感;二是找到別人時強烈的興奮感。

因此,在孩子躲藏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在緊張感之下正確的躲藏,不能因為是遊戲就裝作找不到他;在孩子找人的時候,要在他的興奮之下適當給予挫敗的體驗,即讓孩子以為能夠找到,但實際上沒有。

這兩種方法,目的都是教會孩子能夠在情緒影響下運用邏輯思維思考問題。

打鬧、「戰爭」遊戲

學習解決問題

原理解釋:

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幼年時期,沒有經歷過打鬧遊戲,經常被家長保護或禁止打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欺負,在成年後的性格會出現逆來順受或極度暴躁兩種極端的發展。

這是因為,打鬧是兒童早期模擬社會化、學習社會規則的重要手段,通過打鬧,兒童會自發的學會從建立規則到破壞規則,再到遵守規則,最終學會「通過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

遊戲控制方法:

為了孩子的安全,打鬧遊戲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協作性的「模擬戰爭」遊戲來進行。比如,抓人遊戲、橄欖球遊戲、奪旗遊戲、打雪仗遊戲等。

無論哪一種,要點在於:

1 成人除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外不能對孩子的打鬧有過多干涉;

2 孩子們發生衝突後,成人不能以「仲裁者」的身份評判是非,而是要引導孩子們建立規則,並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思考,這個規則是否合理,有無更合理的方法。

和爸爸的跤遊戲

學習自我保護和「平等」的含義

原理解釋:

我們經常心懷美好的教孩子許多「偽善」的東西,給孩子灌輸「平等」、「博愛」這些觀念。可是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環境完全不是這樣。

以為的教給孩子「善良」,等於讓孩子放棄自我保護,當遇到危險和侵害時,孩子通常不知道保護自己。

遊戲控制方法:

在遊戲進行前,要十分嚴肅而正式的給孩子講好摔跤規則。

孩子的力量肯定不及成人,所以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孩子感到「勝利在望」,然後在關鍵時刻給予反擊。

但在最後,一定要把孩子穩穩的扶起。

這樣的遊戲給孩子傳遞了兩個信息:公平是建立在力量的基礎之上,不存在絕對的公平;只有父母是不會傷害自己的人。

1

個原則,一定要教給孩子

在所有的遊戲中,我們都要堅守一個原則: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想達到你的目的,你一定要先讓別人理解你」。

我們先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在陽光明媚的小區遊戲場上,聚集了幾個四五歲的孩子在跳繩,而孩子們的家長則在不遠處曬著太陽,聊著家常。

忽然,小蕓跑來對媽媽說,小麗不讓她跳了。小蕓媽並沒有走動,只是說:「沒關係,你去和小麗商量商量就好了。」

小蕓聽了,邊跑邊對小麗喊:「小麗,我媽說讓我玩一會!」。很明顯,小麗並沒有聽。馬上,小蕓又跑了回來,還哭了,說小麗還是不讓她玩。

小蕓媽耐心的幫孩子擦乾眼淚,說道:「剛才我不是讓你和小麗商量嗎?你那樣跟人家說話,人家怎麼會高興呢?如果別人那麼對你喊,你會怎麼想?你再過去,用商量的口器跟小麗說說,試試看,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解決好這個問題!」

小蕓點點頭,擦乾眼淚,回到小麗身邊。她一聲不響的站著,等小麗停下了時,很友好的說:「小麗,能讓我玩一會嗎?我就玩一會?」

小麗看著小蕓,遞過跳繩說:「你可以玩一會。」

小蕓高興的結果跳繩說:「我就玩一分鐘,然後就還你。」小麗點點頭:「沒事,我們輪著玩。」

很快,兩個小女孩又變得友好起來,一起玩著跳繩。

一般的家長,遇到這種問題,通常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評理」,或乾脆讓孩子不要跟她一起玩,或者責怪別人的孩子。

而這些做法,統統都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更是把孩子從孩子的「社會」推離。

社會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利益的共存和互換,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任何區別。這一點,家長們一定要看清。

從根本上,想讓孩子受人歡迎,就必須要讓孩子懂得,無論想達到何種目的,必須要讓別人理解自己,而不是借助外力,或乾脆和他人斷開聯繫。

熟練的運用這一個原則,解決孩子與他人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多用上面三個遊戲訓練孩子的社群能力,別懷疑,好人緣的孩子就是這麼培養的!

閱讀原文

美國兒科專家詳解咳嗽6大成因和對策,一文幫你搞定孩子咳嗽!

night119

3歲內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night119

媽媽們知道嗎?長時間抱寶寶,當心抱出問題來!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