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髮稀少發黃,怎樣才能讓寶寶長出黑色茂密的頭髮?是個令很多寶媽都困惑的問題!有的老人說「給寶寶剃頭,剃光了,多刮幾次頭髮就又黑又粗了。」
寶寶的胎毛能不能「剃」?
無數人警告過的「不剃胎毛以後不長頭髮」的預言會不會是真的呢?其實基本上從1歲多以後,不剃胎毛寶寶的頭髮,基本上也跟那些剃了無數次頭的寶寶一樣的。
所以,小寶寶根本就沒有必要剃光頭。因為頭髮、眉毛都是已經角化了的、沒有生命活力的上皮細胞,剃與不剃對頭髮的生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理髮沒問題,但千萬不要刮光,因為刮光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造成毛囊受損。
另外,孩子的頭皮比較薄,刮光過程中對毛囊刺激不同,長出來的頭髮也容易有粗有細,有稀有疏。所以其實剪短一些就行,不要過於機械的刮光。
家長要放寬心,基本上1歲多還沒什麼頭髮的孩子,到了三歲左右也會長的比較旺盛了,因此不要過於緊張。
什麼決定寶寶的頭髮好不好?
如果剃頭不能決定寶寶的頭髮質量,那寶寶的頭髮好不好,到底由什麼決定呢? 1 胎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將寶寶的頭髮分成兩個階段:胎毛和正常頭髮。 寶寶的胎毛質量、多寡,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孕期的營養。這也是很多媽媽經驗中的孕期多吃芝麻、核桃,寶寶一出生就能有一頭烏黑頭髮的解釋。 而胎毛一般會在1歲以內自然脫落,所以1歲以後的頭髮,基本就是正常的頭髮了。 2 正常頭髮
正常頭髮的髮質和數量絕大部分的影響因素來自遺傳。一般如果爸爸媽媽都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那十有八九孩子的頭髮髮質和髮量也會相當的好。
因此,1歲以內的寶寶頭髮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不需要過分擔心啦。
我們能為寶寶長好頭髮做些什麼?
1 勤洗頭
寶寶的新陳代謝旺盛,頭脂分泌多。如果不勤給寶寶洗頭,頭皮的汗液、油脂及污染物就容易阻塞毛囊甚至甚至引起感染,影響頭髮的發育。
對於洗頭的次數,建議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頭,6個月後至少也要2-3天洗1次。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髮精。洗髮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
2 多梳頭
這一點跟大人一樣哦!經常給寶寶梳理頭髮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寶寶的頭髮生長。盡量給寶寶準備專用的梳子,可選用有彈性又較為柔軟的橡膠梳子或者豬毛梳子。梳頭髮時,應順著頭髮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
3 營養全面
頭髮成分中97%都是蛋白質,如果寶寶偏食造成蛋白質不夠,就會造成人體蛋白質的嚴重缺乏,勢必影響頭髮的生長。
除了蛋白質以外,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會影響身體發育,所以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制品、水果和胡蘿蔔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同時,多吃黑芝麻、核桃等堅果也能促進寶寶頭髮的生長。
4 注意防曬
過強的紫外線和其他污染一樣,對頭髮有很強的傷害。在太陽底下的暴曬,會導致寶寶的頭髮容易變乾枯,甚至頭皮被曬傷。所以,寶寶出門,一頂防曬又透氣的遮陽帽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冬天,很多老人們喜歡隨時都給寶寶戴著厚厚的帽子,這對頭髮也是不好的。因為頭皮和頭髮都需要呼吸,如果無時無刻都戴著不透氣的帽子,也對頭髮的生長不利哦!
所以,再次懇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放過寶寶們稚嫩的頭皮吧!不要再動不動就把寶寶剃成個小光頭了,既不好看,也對寶寶健康不利!要想寶寶有一頭漂亮的頭髮,不如從上面的四個方面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