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background: #00FF00 url(今年夏天,冰冰的媽媽給5歲的冰冰報了游泳訓練班,冰冰進步很快,經常得到游泳教練的誇獎。
可是沒過幾天,冰冰就跟媽媽鬧著不願意去游泳了,然後還對媽媽說自己每次小便都會很痛,下面很不舒服。
媽媽覺得應該是游泳池的水不乾淨,女兒可能是在那裡感染了細菌。所以,之後就不再帶女兒去游泳了。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冰冰還是跟媽媽說疼,冰冰媽檢查了女兒的下面,發現冰冰的外陰紅腫,尿道口和陰道口都是紅紅的,這下冰冰媽著急了,於是急忙帶冰冰去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冰冰是尿路感染,醫生針對冰冰的病情,問冰冰媽是不是沒做好女兒日常的衛生清潔,冰冰媽解釋說:「這不可能的,一定是在游泳池裡感染了細菌,我平時很注意衛生的,她的衣服全部都是分開洗,澡盆也是她自己專用的,而且每天洗澡我都會用沐浴液給她仔細洗下面,確保乾淨衛生,但是女兒怎麼這麼容易就感染了呢?」
醫生聽了大為吃驚,但還是不忘提醒冰冰媽,冰冰的問題可能就是媽媽這個錯誤的衛生習慣造成的。
尿道感染是由於細菌侵入尿道引起的,從兒童尿道感染的發病情況來看,小女孩的發病率比小男孩的發病率要高出一倍以上,這與女寶寶尿道結構特點有關。
醫生分析說,冰冰出現尿道感染與媽媽的不當清潔脫不了關係。正常情況下,女性的外陰呈酸性環境,能夠有效阻擋外界細菌的侵入,防止發生炎症感染。
但是沐浴液、香皂等沐浴產品大多數以鹼性為主,過度使用,會破壞外陰環境的酸鹼平衡,對小孩子來說,由於自身抵抗力本身就弱,再加上沐浴產品等鹼性物質的刺激,使外陰這道屏障變得更加脆弱。
小女孩的外陰發育尚未完全,加上生理結構的特點,容易受污染,陰道上皮抵抗力低,如果出現感染的話,細菌就可肆意蔓延,繼而引發泌尿道感染和陰道炎等疾病。
因此醫生建議,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時,最好使用清水仔細清洗,在清潔下身時最好不要使用香皂、沐浴液等沐浴產品。
對於媽媽太「乾淨」,醫生給出建議:夏天洗澡,給孩子使用沐浴產品的次數最好控制在每週1~2次,不宜過多。冬天,如果小孩子沒有大量出汗的情況,一般不建議每天洗澡。冬季洗澡後可以塗抹潤膚露進行保護。
孩子是否發生生殖器官炎症,家長在給孩子洗澡時可以注意觀察,可根據以下三點進行判斷。
1.小孩子會表達下面不舒服,或者對洗澡表示抗拒。
2.生殖器官局部發紅。通過觀察,能夠看到生殖器周圍有充血、紅腫的情況。
3.在給孩子換內褲時,會發現內褲上有黃色或淡紅色的異常分泌物。
為了防患於未然,家長需做好孩子的私處衛生護理。
一、男寶寶的私處清潔
1. 肛門。用柔軟的小毛巾沾上溫水,擦拭肛門周圍,去除污物。
2. 陰莖。可先用清水沖洗。如果存有污物,可把陰莖扶直,輕輕擦拭陰莖根部及裡面,因為孩子此部位很敏感,家長擦拭時要溫和小心。
3. 陰囊。陰囊的褶皺裡容易藏有污垢,家長可以用手指輕輕地將皺褶展開後進行擦拭。
4. 包皮和龜頭。
寶寶3~5歲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為此時寶寶的包皮和龜頭還沒有分離,過早翻動會傷害寶寶的生殖器官。當包皮與龜頭分離時,可以隔幾天清洗一次。
清洗時,媽媽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著陰莖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輕柔地向後推包皮,讓龜頭和冠狀溝完全露出來,再輕輕地用溫水清洗,洗後要注意把包皮回覆原位。
二、女寶寶的私處清潔
1. 肛門。用濕毛巾從前往後擦拭,可能用清水從前往後沖洗。
2. 陰唇。陰道內的白色分泌物是一層保護膜,如果擦去,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污 染,所以家長家長不必想盡辦法將小陰唇周圍的「髒東西」全部擦掉擦掉,也不要用毛巾在小陰唇的溝裡滑動擦拭。
3.大腿根部。大腿根的夾縫裡也容易有污物,可以用濕毛巾擦拭清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