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爸媽請注意!讓孩子過早獨睡,可能損傷大腦!

孩子獨睡」和「大腦發育」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活動會有關係?是的,你沒看錯,孩子過早「獨睡」可能損傷大腦!

這樣的研究小樹也是第一次看到,雖然有點晦澀,但是卻言之鑿鑿,讓「盡早訓練孩子獨睡」這個人盡皆知的常識在一大堆研究中被稀裡嘩啦地推翻。

違反「常識」的事實

上世紀後半期,在代表著「世界先進文化」的美國城市家庭中,父母們幾乎沒人懷疑「盡早訓練孩子獨自睡覺」的正確性,也幾乎沒人問為什麼,因為大家認為這是有文化的人都該懂的「常識」。

然而任何時代中,總有一些刨根問底的「好事者」,他們認為「常識」並不一定都是對的。好事者們做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在生理發育方面,與父母合睡的孩子比從小獨睡的孩子更加穩定,例如:體溫更穩定,心率更穩定,較少發生呼吸間停等等。

(Touch in early development, T. Field, 1995; On the nature of social separation and social attachment, M. Reite and J.P. Capitanio., 1985.)

與此同時,心理方面的長期跟蹤結果,更加令人驚訝:從小與父母合睡的孩子更開心、更自信,焦慮程度更低,行為問題更少,更容易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在總體上也更加獨立。

(Parenting practices in the Basque Country: Implications of infant and child-hood sleeping location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M. Crawford, 1994; The co-sleeping habits of military children, by J.F. Forbes et al., 1992; Non-reactive co-sleeping and child behavior: Getting a good night’s sleep all night, every night, by P. Heron, 1994; Co-sleeping: Help or hindrance for young children’s independence?, by M.A. Keller and W.A. Goldberg, 2004.)

也就是說,研究發現的事實與「常識」正好相反:無論在生理還是在心理方面,與父母合睡的孩子似乎都比獨睡的孩子發展得更健康。

不過,這些發現僅僅是孩子表現出來的「結果」。科學,必須找到「原因」。

刨根問底1

「合睡」與「獨睡」,造成了什麼不同?

七十年代末,布特勒(S.R. Butler)針對睡覺方式與生長的關係,進行了相關的動物研究,發現:與母親合睡的幼年動物,體內具有更高水平的有益於大腦和心臟發育的生長激素及生化酶

(Maternal behavior as a regulator of polyamine biosynthesis in brain and heart of developing rat pups, 1978; Selective depression of serum growth hormone during maternal deprivation in rat pups, 1978.)


在孩子合睡還是獨睡的問題上,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心理學院主任霍弗爾(M.A. Hofer)一直是個刨根問底者。早在1982年至1983年間,霍弗爾的研究就已經發現,與母親合睡的孩子,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水平較低,而自己獨睡的孩子皮質醇水平較高

(The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as a regulator of infant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1983; Some thoughts on the transduction of experience from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1982; Control of sleep-wake states in the infant rat, by features of the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 1982.)

皮質醇是一種應激激素(或俗稱「壓力荷爾蒙」),是人體在緊急情況下分泌的化學物質,使人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緊繃等生理反應,以便應對眼前的危險;與此同時,消化、免疫等功能會減弱甚至暫停(因此有些人緊張時會胃疼,持續緊張的人容易生病)。

如今,大量研究已經證明:水平較高、持續時間較長的皮質醇,對於兒童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的早期發育,具有很大的負面作用。

刨根問底2
獨睡的孩子,為什麼會有較高的皮質醇?

我們似乎都知道:孩子自己睡覺時會害怕,因而會導致皮質醇的分泌。可是,在自己的房間裡睡覺,明明很安全呀,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對此,潘克塞普的研究給出了明確的解釋:

(Jaak Panksepp,當代生物心理學家、神經學家,情緒神經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的奠基人)


害怕(恐懼),是一種本能情緒,而本能情緒,是人腦中原始的趨利避害的生存機制。潘克塞普發現:每個人先天攜帶著7種本能情緒,大腦中有特定的生理部位負責每種情緒的發生。只要環境中出現某種誘因,人就會自動產生某種相應的本能情緒。
恐懼,是7種本能情緒之一,而引發恐懼的環境誘因中,既包括「毒蛇」和「懸崖」,也包括「黑暗」和「孤單」——人面對「黑暗」時的本能反應,與面對「毒蛇」時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也就是說,每天晚上睡覺時,「黑暗」都可能會激活孩子的恐懼本能;而恐懼,則會啟動神經系統的應急機制(也就是《遊戲力2》中所比喻的:大腦「拉響警報」);應急機制啟動後,身體分泌大量的皮質醇。

在這種情況下,與父母合睡的孩子,可以得到及時的安慰,很快平靜下來。而對於獨睡的孩子,「黑暗」已經夠可怕了,「孤單」無疑又會雪上加霜,因而皮質醇水平居高不下。

刨根問底3

在心理成長方面,皮質醇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在皮質醇如何影響大腦發育的研究領域,霍弗爾還有一位強大的隊友——艾倫•舒爾(Allan Schore),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心理學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情緒自控」的神經生理機制

(其著作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Self, Affect Dysregulation and Disorders of the Self, 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Repair of the Self等,具有重要影響力)

情緒自控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舒爾指出,情緒自控的神經機制(簡稱「自控機制」),在早年是一個「既關鍵、又矛盾」的發育時期。
所謂「關鍵」,指的是自控機制會在早年的發育中基本定型;所謂「矛盾」,指的是自控機制能否健康發育,依賴的不是孩子自己,而是外界環境,尤其是身邊的大人。為什麼呢?

首先,「情緒衝動」與「情緒自控」分別由兩套不同的神經機制負責。孩子在出生時,大腦處於「半成熟」狀態,即:「衝動機制」已經成熟運轉,而「自控機制」才剛剛開始發育。
因此,年幼的孩子在黑暗中會本能地害怕,但是他自己還無法讓情緒平靜下來(「媽媽說過房間裡很安全,所以我不用害怕」)。

其次,自控機制的發育是否健康,直接受到「腦內化學環境」的影響。就像身體的健康離不開優質的空氣一樣,大腦的健康也需要一個優質的環境。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在不同的情況下,會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從而構成大腦發育的化學環境。而情緒,是影響內分泌的重要因素。
簡單而言,好情緒下所產生的化學物質通常對大腦有益,而壞情緒下所產生的化學物質通常對大腦有害,皮質醇就是有害物質之一。

準確一點說,高水平皮質醇並不一定都有害。如果情況只是短暫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暫時的壓力」,那麼通常是無害的(除非是嚴重驚嚇等極端情況,才會一次性造成創傷)。
真正有害的,是持續的高水平皮質醇,它會對神經系統造成結構性的生理改變:一方面,會抑制甚至損傷自控機制的發育;另一方面,還會使衝動機制變得越來越活躍。
衝動機制過度活躍、自控機制發育不良,是絕大多數心理問題的生理根源,包括幼年時期的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成年後的焦慮、抑鬱或易怒,等等,而大多數惡性事件的發生,正是自控機制徹底崩潰的結果。

情緒自控,是社會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並影響著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我們都知道自控的重要,但卻很少了解自控的生理機制在發育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

1、孩子會本能地產生壓力,但卻無法自我調節,使皮質醇水平及時降低;

2、如果皮質醇無法及時降低,那麼將影響自控機制在關鍵時期的健康發育。

針對這一「矛盾」,舒爾明確提出: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給孩子創造毫無壓力的成長環境,但是當孩子產生壓力時,我們必須及時提供幫助,幫他及時減壓,及時恢復平靜。

霍弗爾和舒爾等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孩子情緒的「外部調節器」(External Regulator):當孩子感到緊張和壓力時,成人必須充當外部調節器,及時並有效地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孩子的自控機制能否健康發育,很大程度上依賴著成人的調控能力。

結 語
養育中的每一件事,在方法的層面,都沒有標準答案。本文搬出一大堆名人大腕的研究,並不是要告訴大家「必須跟孩子合睡」,而是提出孩子睡覺時需要注意的一個新問題:壓力,會「在暗中」對孩子造成長期影響。

我們就用舒爾博士的觀點作為結語吧:「合睡」或「獨睡」的方式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重要的是成人能否幫孩子及時緩解「夜間的壓力」,讓孩子重新進入放鬆的睡眠狀態。
不要認為孩子沒有哭,就等於放鬆。事實恰恰相反,與哭鬧的孩子相比,「害怕但不哭」的獨睡孩子,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更高。

當然,這樣的結語只是就事論事的科學研究。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對於幾乎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處理,都反映著自己的生活狀態,並滲透著個人價值觀。

比如,我們其實很清楚,孩子遲早都能自己睡覺,但還是急於想讓孩子獨睡。我們這種急切,是源於某種擔心,還是因為想證明什麼?科學本身的影響是有限的,只有在更全面地反思自己之後,養育的方式才能得到更全面的優化。

作者:李巖,本文授權轉載自遊戲力(微信號id:youxili123),倡導以「遊戲」為媒介的親子互動。分享神經科學帶來的成長啟示。【已出版】遊戲力》、《遊戲力2》、親子遊戲工具書《天天遊戲力》。

閱讀原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你家孩子有出現過這 5 種怪異反常的表現嗎?其實他另有隱情…

night119

不把屎把尿,這個夏天讓孩子輕鬆告別紙尿褲

night119

當孩子問: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你要怎麼回?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