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一反常態地顯露一些你難以理解的表現,比如熱衷於發號施令,或者突然展現出女明星的風範……千萬不要心煩意亂,這些特別的舉動背後,其實另有隱情。今天就讓小編來為你場景重現並加以剖析!
當你的孩子正在扮演:彪形大漢
✦力大如牛,足以把某個倒楣的傢伙打倒在地
✦四處亂咬
✦用拳頭代替語言表達
他想說:「是我先得到它的,它是我的!」
很不幸,你的孩子有可能受到了小朋友的攻擊,比如咬、推擠等等,但好消息是,他的反應非常正常,尤其是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挫敗感,而他們還不能夠用語言來發洩。
✦制止戰爭
照看好孩子,並且在衝突發生前加以干涉。當你看到他發作的時候,應該平靜而嚴肅地對他說:「我知道你很氣憤,但是你不能這樣做。」
✦幫助他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果孩子突然出擊是因為小夥伴搶走了他心愛的玩具卡車,那麼,先讓他給小夥伴道歉,並且告訴小夥伴:「淘淘生氣是因為你拿了他的玩具。」
✦ 預防突發事件
如果能預見到某些特殊的情況會激怒孩子,應該盡量避免。
當你的孩子正在扮演:小小「百事通」
✦就像是一部會走路的兒童百科全書
✦把家庭晚餐帶入一場小組辯論賽
✦總是對別人吹毛求疵
他想說:「我剛才正想說呢!」
生活中突發的某些事讓他感覺到無法把握,有可能是幼兒園裡一項新的活動,或者只是他想給某位來拜訪的遠房親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過,你的孩子很可能天生愛說話,當他無法成為每次聊天的主角時,就會以這些表現作為補償。
另外,許多剛剛上學的孩子也會通過扮演「百事通」的途徑解決他們常常出現的焦慮問題。
✦讓他放鬆
下一次,當他搶過小夥伴手裡的玩具,非要給人家做示範的時候,對他說:「媽媽知道你玩得非常棒,不過現在我們讓菲菲來試試看吧。」
✦告訴他犯錯誤是很平常的事
把你犯的錯誤展示在他面前,比如你本來約好了和朋友去吃飯,卻在臨行前忘記了那家飯館的名字,以此來讓他感覺到,沒有必要隨時隨地的炫耀自己,因為就連大人也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他們同樣也會犯錯誤。
你的孩子正在扮演:指點江山的主管者
✦壟斷著所有的樂高玩具
✦不惜任何代價贏得每場遊戲
✦扮演著事無巨細的主管者角色
他想說:「你可以開那輛紅色的小車,別動藍色的那輛!」
如果孩子在家總是說一不二的,他就會希望在每個公共場合也能如此。這樣放任下去,孩子早晚會陷入窘境。
另一種情況是,當孩子不得不面對生活上的某些重大變故時,他也有可能變得喜歡發號施令和吹牛皮,以此來顯示自己從來沒有膽怯過。
還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控制欲,當內心感到不安的時候,他們就會通過掌控周圍的人來重新獲得安全感。
✦教他換位思考
當你發現孩子又在發號施令的時候,對他說:「嗯,你為什麼不讓琪琪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呢?」一旦他能夠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就很容易釋然了。
✦正確地引導
如果你看到孩子不讓別人幫他一起搭城堡,你可以說:「你和悅悅搭得這個城堡真棒啊,讓悅悅幫你把這段城牆搭起來吧。」他就會明白和別人一起玩,並不意味著他就不能玩了。
你的孩子正在扮演:當紅女明星
✦沒準備好要表演的舞蹈動作,絕不會在家庭聚會上露面
✦總是用「我如何如何……」打斷別人的談話
✦常常以華麗的公主裙示人,而不是褲裝
她想說:「看我的!」
這種急切需要得到關注的表現,很可能是由於她覺得沒有得到你足夠的關注,比如家裡有弟弟妹妹的大孩子,她是在通過這些舉動爭寵,引起眾人的注意。
或者是因為你給了孩子過多的誇獎,以至於她總是期待著其他人也能如此。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期望得到外界更多的肯定,他們做事的動力,已經不再滿足於這件事能讓他們快樂了,而是需要大人對他們說:「你真是棒極了!」
✦減少表揚
用小小的微笑或者點頭稱讚代替口頭表揚,其實這就足夠了。
✦大家輪流來
你應該讓她知道,把自己踢進一個球的消息告訴家庭聚會上的所有人雖然沒什麼不對,但是要明白弟弟也想有個機會和大家說說話。那麼試試看,在晚飯的餐桌旁,先由她來表演一個節目,再讓弟弟來一個。
你的孩子正在扮演:「受氣包」
✦ 午餐的時候,自己的餅乾被人用胡蘿蔔換走了
✦ 教室裡最搶手的玩具她總是摸都摸不著
✦ 經常性的角色:在茶話會上端盤子
她想說:「嗯……好吧,給你吧。」
這究竟是為什麼?
這說明你的孩子需要學習與人交往的藝術,尤其當她是家裡的老大或是獨生子女的時候,就更為必要了。
只有這些在家中過分依賴父母的老大,或者從來不需要和弟弟妹妹打交道的孩子,才會總指望父母替自己調解矛盾糾紛。
如果你不管她,她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相處,比如小朋友向她要手裡的紫色蠟筆時,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也許你的孩子比較膽怯,當她想要回蠟筆的時候,可能會稍作嘗試,但一旦對方理睬她,她就會放棄。
爸爸媽媽如何應對:
✦ 角色扮演
將孩子可能遇到的爭執場面在家裡預演一遍。這樣,下次有小朋友在溜滑梯的時候插隊,她就知道該怎麼說了。
✦讓她學會自己處理
做旁觀者是對的,但是不要總替孩子調解。如果有小朋友搶走了她的鏟子,你應該說:「你可以告訴樂樂,你正在玩呢。」如果她實在膽小,你可以具體地教給她應該怎麼說,比如「我還要用小鏟子呢,把它還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