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多不壓身,話是不錯,可是如果這學藝之路搞得全家都痛苦不堪,該如何是好。其實,才藝的啟蒙不是家長的強加或孩子一時的興趣使然,而是要基於對孩子的了解,繼而給孩子更多嘗試和體驗的機會,幫他找到能綻放能量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愛讀童書媽媽小莉,媒體人,專業主持,5歲女孩的媽媽,每天給孩子聽一個好故事。
本文經「愛讀童書媽媽小莉」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過早的給孩子學這學那,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孩子學才藝啟蒙時間的話題。
先轉一篇現代教育報的文章:
孩子學習一些才藝特長是件好事,但家長除了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外,還應根據孩子生理發展的特點,理智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時間。
很多孩子一上幼兒園後,家長按捺不住給孩子報一大堆的興趣特長班。其實,不同的才藝有不同的教育「關鍵期」,家長不要為了培養「特長」而拔苗助長,應該盡量掌握一些學藝規律,別耽誤孩子。
不同的才藝,啟蒙的時間點都是不同的!
小提琴:建議學習年齡為5~6歲
年齡建議: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這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的孩子來說過於勉強,因此在孩子5-6歲骨骼發育較好,並具備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時,學習小提琴比較適當。
鋼琴:建議學習年齡為4~6歲
年齡建議:一般來說女孩4~5周歲,男孩5~6周歲可以開始學琴。每個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一定的個體差異,啟蒙可在4-6歲左右。
跳舞:建議學習年齡為4~5歲
年齡建議:學習舞蹈最好從4~5歲開始,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的韌帶還不是太硬,練功不會太疼。多練練,能拉長韌帶。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太劇烈,以免韌帶拉傷。
繪畫:建議學習年齡為2~3歲
年齡建議:孩子在1歲多就已經開始」塗鴉」了,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因此,2~3歲的孩子開始學習繪畫比較適宜。
輪滑:建議學習年齡為4~5歲
年齡建議:4~5周歲的孩子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運動功能進一步完善,基本能夠掌握全身性、協調性平衡性較強的運動,這時可以開始學輪滑了。
圍棋:建議初學年齡為3~4歲
年齡建議:圍棋的開始適齡期是3~4歲,只要孩子能區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圍棋都有很難的專業術語,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游泳:建議學習年齡為4~8歲
年齡建議:4~8歲的孩子,無論從身體的狀況、學習的能力、學習的興趣上都有較大的進步,學習屏氣速度快,游泳容易學會。
以上是原文,個人覺得還是有一定參考性的,以下再補充一些建議。
藝術啟蒙並不一定就是給孩子報班這麼簡單。這篇文章中談到的啟蒙時間應該指的是給孩子報班,找專業老師學習的時間。實際上,很多藝術啟蒙的工作我們可以在家裡先做。
比如從一兩歲開始,就陪著孩子在家裡一起塗鴉,經常在家裡或者是車上放各種音樂,全家一起欣賞,既增加了生活樂趣,也是藝術啟蒙中最省錢和有效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通過細心觀察慢慢摸索孩子喜歡哪種藝術,孩子的性格適合學什麼才藝。
另外提醒一點,有的家長非常注意尊重孩子,這點沒錯,但也有少部分家長對「尊重」有一種誤解,以為尊重就是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聽孩子說想學什麼,二話不說就給報名。
孩子的「喜歡」有時候很容易受到身邊同伴的影響,而對於這門課究竟學的是什麼並沒有具體的認識,也不知道學習一門才藝意味著自己要投入的精力和家長在金錢和時間上的付出。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她的女兒在班上有一個非常好的玩伴,兩個人除了在幼兒園,放學之後和周末也經常在一起玩,後來女兒的玩伴開始學鋼琴,這樣兩個人在一起玩的時間就少了。
而有有次玩伴去琴行學琴的時候,女兒也跟著去看,看著昔日小夥伴彈琴優雅的樣子,女兒回來跟媽媽說自己也想學,本來媽媽也在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學什麼樂器,女兒這麼一說,立馬就給女兒也報了名學鋼琴。
可是還沒上幾堂課,面對複雜的五線譜再加上琴行老師素質參差不齊,沒學多久女兒就再也不願去了,每次提到練琴女兒都深惡痛絕,為此母女兩個經常鬧彆扭。
所以究竟讓孩子學什麼才藝,一方面要求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製造機會讓孩子通過各種形式多接觸,家長從中觀察孩子對哪一種藝術門類比較有感覺和興趣,另一方面在學習之前也要把學習才藝將來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孩子如實相告,讓孩子有個合適的心理預期,遇到困難也不至於馬上就退縮。
總體上,啟蒙的時間總體上是宜晚不宜早,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圍棋學習時間三到四歲我非常不讚同。
我女兒小拍從五歲開始接觸圍棋,但那是一段失敗的經歷。
一次偶然的機會經過社區一家棋室,女兒好奇地跑進去玩,老師正好下課,看她對棋盤上的黑子白子很有興趣,就跟她玩了一會,並出了幾道題考她,女兒都輕鬆通過,老師問她幾歲,她說剛五歲,老師非常驚訝,說一般五歲的孩子對於圍棋上的所謂「幾口氣」「死活」這些問題根本還沒概念。
他認為小拍能答對他那幾道題說明孩子的認知水平高於同齡孩子,並舉了幾個比她大的孩子試課都不順利的例子,說我女兒已經具備了正式學習圍棋的認知能力,我有點猶豫,可女兒一聽圍棋老師這麼誇她,而剛才答對幾道題也讓她很有成就感,就嚷嚷著一定要報,我作為家長聽老師說自己的孩子比較突出,心裡也有點虛榮,當下就答應了要報名學習。
頭幾堂課孩子上得非常帶勁,我們也買了棋盤在家裡有空就和孩子一起下,但由於一起學的幾個孩子年齡都比小拍大,老師的上課進度也比較快,每堂課我都在後面一起聽,別說孩子連我這個大人都覺得越來越吃力,漸漸地我發現她對上圍棋課沒有那麼大興趣。
而圍棋課和別的課不同,經常要幾個孩子一起做一道題,大孩子們能輕易做到而自己卻要思考很久也不一定能答對,也讓孩子也很有挫敗感,指望孩子在不斷的挫敗感中喜歡上這門才藝,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幾個月後我們就不得不中止了學習。
古語說,藝多不壓身。讓孩子在學習文化課之餘多接觸幾門才藝,開闊眼界,鍛煉意志,提高修養,絕對是件好事。
應該說大部分的家長一開始都沒有摻雜太多的功利心,抱著讓孩子有自己的一項愛好,提升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藝術修養,不止一次聽家長說讓孩子學樣樂器,不指望孩子將來成名成家,就是希望孩子能體會並欣賞美妙的音樂,將來工作繁忙或者情緒低落時,能通過彈奏樂器放鬆一下自己,增添生活情趣。
然而一旦進入正式的學習過程,面臨老師的壓力,同伴之間的比較,特別是聽說誰家孩子又考到幾級了,或者跟你一起學的那個誰又參加比賽拿獎了,家長就開始不淡定了,在言語中不經意把壓力傳遞給了孩子.
當孩子面臨比較特別是在比較中處於下風時,對學習才藝這件事本身就慢慢失去開始時的興趣,開始著眼於如何考級拿獎,如果這時自己的能力又還達不到,孩子就會產生抵觸和抗拒心理,這時家長如果再處理不當,才藝學習很可能就成為「不能承受之重了」。
我認為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孩子已經對這項學習深惡痛絕,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家長找到問題的症結,是老師太嚴厲,課程設置不合理,還是孩子在這方面的確沒有天分,然後相應地採取比如停課一段時間,換老師和學習機構等手段,孩子還是提不起興趣,放棄也許是相對明智的選擇。
有些父母不允許孩子放棄興趣班,是擔心孩子養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習慣。可是對於一個心理健康、心智健全的孩子來說,我們為什麼要秉持消極、負面的思維模式呢?
堅持是一種品質,懂得放棄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一個人只有了解了取捨給自己帶來的後果,才可能真正懂得堅持的意義,學會對自己負責。給孩子選擇的機會甚至是犯錯的機會,他才能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長。
另外關於孩子藝術教育方面的問題,我也推薦過三本書,分別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樂老師》,《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都值得參考。
尹建莉老師的新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對於藝術教育的分析也很深刻到位,她說:「藝術教育不是藝術技巧教育,一個人縱使熟練掌握一門技藝,如果不包含熱愛,也不過是個普通匠人。」
在學習才藝的漫長過程中,如何讓孩子的學習始終伴隨著愉快的體驗,如何讓孩子在發展「特長愛好」的過程中,不僅收獲「特長」,更收獲「熱愛」,家長多做一些準備工作,孩子就少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