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你對孩子發火,不是因為他的行為,而是……你敢承認嗎?

「9點半,應該是小小洗漱睡覺的時間了,可是,她還要吵著看米奇動畫片,媽媽好好勸說,她硬是不聽,最後,媽媽只好強行把電視關掉。

於是,小小開始發脾氣,亂扔東西,把沙發上的抱枕、小蓋被全扔地上,不肯刷牙、不願洗臉……媽媽實在忍無可忍,朝小小大發雷霆……

「戰爭」結束了,可是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下次再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是只能發火嗎?

這樣的場景,很多媽媽並不陌生。也經常有媽媽問:

孩子脾氣大,動不動就發火,該怎麼辦?

當孩子不聽話時,總忍不住對他發火,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該怎麼辦?

其實,不管是孩子發脾氣,還是大人發火,這都是控制情緒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會直接影響教育效果。

父母的怒火會給孩子的情緒造成巨大的傷害。越是對孩子發火,孩子越叛逆。同時,父母發火的時候,孩子心中會充滿恐懼。並且,這種發火的表達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以後面對不順時,也用同樣的方式發洩。

所以,要求孩子控制好情緒的前提,必須是家長自己先學會管理好情緒。

<h2 class="main" data-page-model="title" style="margin-top: 25px;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top: 5px;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7px; clear: both; border-top-width: 2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top-color: rgb(255, 77, 169); line-height: 35px; color: rgb(255, 77, 169); background-image: url("左右我們情緒的,是孩子的行為,還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看法和評價,甚至僅僅是我們當時的心情?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把自己的壞情緒歸咎於年幼的孩子,可如果真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左右我們的情緒,那麼為什麼你面對同一種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比如:孩子很頑皮、淘氣,心情好時你會覺得是活潑可愛,但心情不好時卻覺得煩人、討厭,有沒有?

而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同一種行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你認為聽話是好孩子,所以不聽話你就會生氣,而我認為獨立思考才是好孩子的必備品質,聽話不是,所以孩子質疑我時,我不僅不生氣,還會欣喜孩子的成長和獨立。

這就得出:其實,真正左右我們情緒的,其實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看法和評價,有時甚至僅僅是我們的心情。

<h2 class="main" data-page-model="title" style="margin-top: 25px;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top: 5px;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7px; clear: both; border-top-width: 2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top-color: rgb(255, 77, 169); line-height: 35px; color: rgb(255, 77, 169); background-image: url("想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緒主人。

1.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當我們決定發脾氣的時候,不妨堅守三個清晰的表達:「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別注意的是,三句話都要以「我」開頭。如果用「你」字開頭,特別容易變成指責孩子。

比如:當你用「你真讓我生氣」,「你真讓我失望」之類的話批評孩子時,潛台詞是說:「孩子,別看你只有3歲,但你要對30的媽媽情緒負責。」一個真正能負起自己負責的父母,會把自己當成情緒的主詞:「我覺得很生氣」,「我有些失望」。

2.找到合適的釋放點

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不是否定和壓制自己的情緒,而是尋找適合自己又不傷害孩子的緩解方式。

比如,孩子鬧的時候你很憤怒,但你的理智提醒你不能對著孩子發飆,所以你可能就會先離開現場,把自己隔離開來,等情緒平復後再來處理。

有人說,可以數數,延遲發火的時間,從而使火氣降下來;也有人說,深呼吸或者自我心理暗示。

當可以不帶情緒的面對孩子時,換位思考,理解他,接納他,告訴自己:成人會有情緒,孩子也會有情緒,所以對於孩子而言,他的鬧也只是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而已,沒有關係。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3.改變不合理觀念

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認為孩子磨蹭是正常行為,認為她想多看一集動畫片再寫作業是可以的,那麼,我們還會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嗎?可見,我們內心的觀點對我們的情緒起著很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對孩子、對自己抱著一些不合理的觀點,那麼,遇事容易生氣、沮喪就在所難免了。

如果家長能夠轉變一下自己固有的觀念,請嘗試換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父母採取了這樣一些較合理的觀點時,就容易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從而能夠採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給予孩子關懷和支持,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4.試著調整你的聲調、以及肢體語言

聲調、臉部表情等肢體能夠傳達你的情緒和態度。生氣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語速很快,音調上揚尖銳,臉部是嚴肅、難看的,孩子在與你的對話中能明顯地夠感受到你憤怒的情緒。

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你的焦躁同時帶動孩子的不安與反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你和孩子能夠靜心聽你說話嗎?

<h2 class="main" data-page-model="title" style="margin-top: 25px;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top: 5px;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7px; clear: both; border-top-width: 2px; border-top-style: solid; border-top-color: rgb(255, 77, 169); line-height: 35px; color: rgb(255, 77, 169); background-image: url("只有父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給孩子做榜樣,才能引導和幫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

1.做孩子的好榜樣

如果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生氣或者高興時候的樣子,你會很驚異地發現孩子的模樣和你或者孩子的爸很像,甚至舉止都會很像。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和掌控情緒的能力。這樣,你就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告訴他如何處理類似問題。

所以,當你和丈夫吵架的時候,或者與公婆等出現矛盾的時候,你如何處理,就直接影響了孩子如何處理和別人的衝突。

還有自己購物的欲望,處理其他事情的時候,甚至處理你的錢時,孩子都看在眼裡,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2.教會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等,這些都是發洩情緒的不好方式,對於這些行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要告訴孩子哭鬧是無效的,打人、摔東西是不對的,你不高興或者生氣,可以不說話,也可以直接告訴別人:「你這樣做,我生氣了」。

直接說出來,這樣的表達不僅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行為讓你產生不滿,也不會傷害到別人的身體或者在公共場合干擾別人。

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但是自己的情緒如果對別人造成干擾或者傷害,那就應該好好控制了。情緒管理是一個很大很深的課題,為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奮鬥。

所以,如果從小培養孩子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幫助。而這個前提是,父母,必須自己先修行。

閱讀原文

孩子的智商,由出生後第一個月的體重決定!

night119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懲罰孩子?告訴你 10 個科學方法!

night119

媽咪別煩惱!教你如何給0-6歲各年齡階段的孩子讀繪本!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