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那麼該如何修煉成「淡定媽」呢?
是什麼原因導致媽媽對孩子發這麼大的脾氣?
孩子曾經是住在母腹中的天使,他的一舉一動都令人欣喜不已,對於他的降生我們充滿期待與感恩。
後來,孩子呱呱墜地,做母親的沒日沒夜照料他,終於他長成了一個小大人。他有了獨立的想法,他開始變得不聽從媽媽的話。
這個時候媽媽氣急敗壞,提高音量開始指責,甚至怒吼。
我們選擇了最便利的制暴武器—怒吼,孩子攝於威力不得不服從,看到孩子一臉委屈、受驚的樣子,我們又悔恨不該對孩子大吼大叫。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的念頭和罪惡感,在脾氣爆發後席卷而來。當再一次孩子惹惱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毫不猶豫的朝孩子吼起來,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你應該知道這些:
1
2
或者孩子用沉默來表達他的憤恨和不滿,他對你失去了尊敬,你的管教全然沒有記在心裡,他依然我行我素,你對他的行為很難有所要求。
總之,長期在一個失控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行為更加容易變得乖戾和不受約束。這種後果是很可怕的。 3
如果是,下回快獅吼前要對自己說:「別把氣出在孩子身上,他不是你的出氣桶!」
可是,你說我做不到啊,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就是忍不住要發火、控制不住啊!
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
有個辦法能救你!
憤怒的媽媽停三秒!
你很生氣,你壓制不住怒火要朝孩子發飆。但,先忍一下,把即將噴發的怒火先壓一壓,等個三秒鐘。然後這樣做:用威嚴的語氣跟他說話,態度平靜,動作穩定,聲音堅定。
第1步:走到孩子面前,跟他保持同一個高度,眼睛直視他(你不用,也不該真的跟孩子憤怒。保持平靜,有助你維護做父母的威信)。
第2步:用穩定的動作抓住他的手臂(或者摟抱著控制住他的身體,這個時候,孩子很想跑開或者轉頭不看你),沉穩而低聲地對他說:「眼睛看著我,媽媽正跟你說話!」
第3步:平靜地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比如:立刻關了電腦,做作業去!
如果孩子依舊不聽,你不妨加重語氣。用威嚴的語氣認真告訴孩子,如果不遵守你的要求,他將受到懲罰。當然,前提是你是一個說話算數的媽媽。
試著戒吼吧,別再拿「忍不住」來當擋箭牌。平常多用溫和語氣和孩子說話,「戒怒吼」不僅自救還恩澤全家,何樂不為呢。戒吼後你會發現,當你不和孩子比誰的的聲音更大時,原來和孩子交流也不是難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