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孩子的這些事,父母不該管的就別管!(愛子心切的父母必讀)

孩子的哪些事,父母應該劃清界限,避免管教失度。

孩子的學習不該管

一位媽媽的留言:

我的孩子越來越不像樣,學習成績不好,懶惰,像一堆扶不起的爛泥,經常發脾氣,有時居然動手打我,讓人傷心。我對他那麼好,什麼都替他做,他怎麼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父母付出了全身心的愛,卻換來了對孩子的傷害。這位媽媽當然會很傷心,但傷心之餘要想一想,這樣的「逆子」是怎麼來的?其實是父母一手造就的。

在與媽媽後來的溝通中發現,從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被父母報了很多的興趣班,上學以來更是輔導班、家教輪番轟炸,花了大筆的經費不說,父母的精力也全部耗在裡面了。

即便如此,孩子的成績仍舊不盡人意,父母自己首先感到了無比的挫敗感,這種負面情緒經常是通過打罵、責備、嘲諷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久之,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越來越自卑、自棄,甚至滋生出,或者可以說是模仿習得了父母「暴力」對待自己的方式「以牙還牙」了。

很多父母絞盡腦汁、傾其所有給孩子創造了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可他們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有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的能力和進取心一般同父母的「照顧程度」成反比,如果父母替孩子掃清了成長道路上80%的障礙,那麼這孩子只擁有20%的能力,孩子們表現出的無所謂、不感動、不珍惜等態度與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所獲得的這一切並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所以他們不懂得珍惜和感動。

古有孟母三遷為擇鄰,今有慈母三遷為擇校。很多父母從上小學開始,就一直在努力地為孩子鋪路:為了讓他上名校,努力賺錢買了「學區」內的房子;後來為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父母主動和班主任、好學生的父母「拉關係」。

父母這麼做,就是希望孩子能從小打好底子,為此花了大把鈔票,也欠下很多人情。為此還不算完,孩子挨罵了,父母就得趕緊跑到學校跟老師「溝通」,怕孩子受委屈;聽說班裡評比了,父母更是想方設法為孩子拉選票。

可是後來發現孩子的成績是「越來越走下坡路」。最令父母感到生氣的是,孩子會完全形成依賴,甚至對自己該負責的事不管不問不操心。

其實,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順其自然、讓孩子發揮出自身積極向上的一面就好了。

「學區房」在父母能力範圍內可以選擇,沒必要為了追求名校「砸鍋賣鐵」,讓孩子早早背負上學習不好就對不起父母的壓力和負擔。這種過度管教,一定會出問題。

那麼,我們該怎麼「管」才合適呢?

那就是停止說教、打罵、監督,重點去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變化,在孩子遇到問題求助之時給一些建議,當然關鍵還是要幫孩子養成好的習。

若孩子主動做作業,父母及時鼓勵和稱讚孩子的好表現,如果孩子磨蹭拖拉,自然會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或懲罰,也許還要受到來自於同學的嘲笑和鄙視,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未完成作業受到的懲罰和付出的代價。

孩子的社交不該管

我發現,孩子的社交問題是父母們最愛插手的事。孩子們的爭搶要管;孩子慢熱不能一下子融入別人要管;孩子太「大方」護不住自己的玩具也要管……

孩子們被貼上了各種標籤:「太爭搶」、「太謙讓」、「太不會玩」、「太貪玩」……無論怎樣,父母們都要「及時」干涉。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對孩子的成長,是不是太心急了呢?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男孩,不想上學,不願出門,喜歡在家裡養小動物,看動畫。交流後發現,孩子心理年齡滯後,情緒低落,人際交往能力差,同學們喜歡欺負他,但他不知道如何應對。

原來,這個孩子的社交問題源於父母的一次「護犢心切」。有一次,孩子被同學打,父親到學校打了同學一巴掌。後來同學們都孤立他,他就躲在家裡不出門了。

孩子在群體中遇到一點麻煩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父母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怎樣,而是啟發孩子思考問題出在哪裡,可以怎樣解決,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並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自己的說話方式是不是不恰當,行為方式是不是不符合社會規範等等,引導孩子尊重別人,同時贏得別人的尊重。如果孩子被人欺負,父母去干涉,其實就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反而會讓別人更小看他,更加不尊重他。

當然,對於孩子的社會化,並非真的父母完全撒手不能「管」。

我們應該這樣「管」:

❶ 培養孩子遵從社交規則

被同伴拒絕的孩子,很多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交往規則。

比如他在參與團體遊戲時,不懂得”輪流”規則,只想自己先玩夠了;小朋友們一起商量做哪項活動時,他也不知道”協商”、”少數服從多數”,一味地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做。

為此,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妨制訂明確的交往規則,要求孩子遵從。

比如在餐桌上,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愛吃的東西全留給他,而是適當地分給其他家人,然後告訴他:”好東西人人都喜歡,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輪流地享用,不能夠一個人獨占。”

久而久之,孩子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習得的社交規則,能被他逐漸內化形成鞏固的能力後,再運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❷ 教孩子具體的社交策略

父母可教孩子學習一些具體有效社交策略。

比如當孩子想加入其他人的遊戲時,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詢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遊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或者教孩子注意觀察其他小朋友。

當別的小朋友在遊戲過程種出現了麻煩,如搬不動東西時,可讓寶寶主動上前提供幫助。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現得出色,可教孩子不妨讚美他:”你做得真好!”

果孩子害羞,父母可鼓勵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和一個人多接觸幾次,再慢慢去和其他孩子接觸。社交策略的學習,對鼓勵膽怯型的孩子勇於交友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❸ 創造具體的情景鍛煉交往能力

父母還可以做的是創造一些具體活動,吸引孩子們走到一起共同活動。交往需要情景,對孩子而言,交往的最好前提是共同做某項彼此都感興趣的事情。

比如,媽媽可以在家中舉辦小小晚會,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一起參加。盡管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學校能夠獲得機會和同伴交往,但父母還是不妨自己再創設一些活動,觀察孩子與同伴交往的特徵如何,再有針對性地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

❹ 引導孩子體察他人的情感變化

在同伴交往中,對他人情緒的正確感受和積極反應是交往的基礎。教孩子敏感地判別他人的情感變化,是父母應當重視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看電視、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觀察人的各種情緒變化是如何通過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現的。

還應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造成什麼樣的情感變化。可以多問問他:”如果你是別人,這時你會怎麼想?是高興還是生氣呢?”

孩子的生活瑣事不該管

父母總是習慣低估孩子的生存能力,在各種掌控和干預中,泯滅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剝奪孩子獲得成長的權利。

就拿每天必須做的事情「穿衣服」來說,很多父母就喜歡在這件事上與孩子「較勁」。有一句玩笑話叫做「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冷」,聽起來是玩笑,但這真的很常見。

比如,你今天要穿哪件,要穿多少,必須吃飯之前穿,還是吃完飯再穿等等,關於穿衣,父母就有一堆的規定在等著孩子。累不累?穿衣而已,多簡單的一件事!

比如下面這位媽媽,在女兒穿衣這件事上,身心俱疲:

女兒早上穿衣服很挑剔,會要求穿那件、這件的,有時候指定那件是不合時節的,有時候指定的那件還在晾曬的,不合心意還不起,耽誤我。這種情況下,真不知道怎麼辦好?

先進行解釋,但是,小傢伙還會說,這件不好看,我不要穿,有時候,還需要連哄帶騙,用文具店她看好的東西來交換!有時候把我惹急了大嗓門一頓罵!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她可愛漂亮了!別人誇她衣服好看她就大愛那件。

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媽媽就讓孩子做主自己穿什麼就好,不合時節或沒完全乾透的衣服,穿起來想必也不舒服,當孩子「碰壁」後自然就知道不適宜了,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孩子才會知道該穿什麼不該穿什麼。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尊重孩子的自我意願,二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父母不要過於苛求孩子們的穿著,即使有時你認為這樣穿很難看。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來考慮,而不要總是從自己的觀點來看問題。

很多時候,在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時期,如果父母過於壓制、控制,也許真的能養出個乖寶寶,讓父母省心省力,但是小時候省心了,大了必然要操更多心。

因為孩子早已習慣了父母做主,父母幫助、依賴父母,當長大成人了,父母反過來卻又嫌棄孩子懶惰、沒主見、啃老、太依賴。這不是自相矛盾的事嗎,還不如在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接納孩子的選擇(錯的,接納加引導;對的,接納加鼓勵)。

最後,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話:父母退一步,孩子就會進一步。

許多時候,孩子膽小,是父母替他經歷了那些可以鍛煉膽量的機會;孩子內向,是父母總是替代孩子跟人交流;孩子懶惰,是父母替他做完了讓他練習勤快的事情。

父母愛孩子,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去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但有一些父母卻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最終雙方都受到傷害。

請做媽媽,不要做傭人!(值得反省)

night119

關於親子閱讀,這20件事家長們一定要知道!

night119

小兒用品黑名單,震驚了全世界的父母!你家寶寶居然還在用?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