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怕數學的爸媽注意了:你越輔導,孩子成績就越差!

算算數、做幾何、開方程、建模型……這一個個字眼簡直是一座更比一座高的大山,「壓」著我們長大。小時候,恐怕很多人都因為學不好數學而被父母責備過。

不過最近,「學渣」們終於找到一個還擊的機會了——「數學不好,還不是因為你們(父母)太害怕數學了!」

父母怕數學,越輔導孩子成績越差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蘇珊•萊文(Susan Levine)和同事新近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那些父母經常輔導孩子數學功課的家庭裡,如果父母自己對數學感到焦慮的話,孩子的數學成績就會相對差一些,而且孩子還會因數學表現差也染上數學焦慮(math anxiety)情緒。

萊文教授和她的同事選用了438名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小學兒童,其中一年級學生185人,二年級學生253人。研究者要求這些小學生在期初和期末的時候完成兩次數學測驗,主要是一些簡單的運算問題,用來考察他們的數學成績。

與此同時,小學生還順帶著完成了一份評估他們數學焦慮的問卷。之後,研究者訪問了小學生各自的家長,詳細調查了家長們輔導孩子數學功課的頻率,以及家長自己對數學的焦慮水平。

將孩子的成績、數學焦慮和家長的輔導頻率、數學焦慮對應起來分析後,研究者得到了預期的結果:父母越害怕數學,孩子的數學成績就越差。但是這個效應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它受家長輔導頻率的影響。

換句話說,只有經常輔導孩子數學功課的家長,他們的焦慮才會「傳導」至孩子的成績上;而那些對孩子功課漠不關心的家長們,即使是被數學嚇破了膽,也不會對孩子的成績有什麼影響

萊文教授在文中還特意強調,所謂「經常輔導」,至少也要家長的輔導頻率在所有家長中位於前15.85%這個區間內(也即高於平均水平一個標準差)。

焦慮會「傳染」

那麼,父母的焦慮是如何影響孩子成績的呢?

萊文教授指出,對數學感到焦慮的父母通常也不大喜歡數學,他們對數學的態度一般都比較消極,甚至存在「數學無用論」。

因此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這些父母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消極態度傳染給孩子,進而挫敗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再好學的小孩,也經不住父母總是在耳邊說「會解幾何題對生活有什麼用」「會數錢就夠了,你買菜還要開個根號2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只有那些經常輔導的家長,他們的焦慮才會影響孩子學習。

畢竟消極態度在親子之間的數學交流中才好發生作用,不作交流反而相安無事。

其實,這並不是萊文教授第一次和數學焦慮杠上了。早在2010年,她和她的團隊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撰文指出,老師對數學的焦慮會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而且,數學焦慮對數學成績的影響最早可以發生在一年級兒童身上。

這些研究再加上最近發表的這篇文章,充分說明成年人對數學的態度這種外在的、與教學無關的因素,在兒童數學學習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想要輔導孩子學數學,除了付出時間,態度也很重要哦。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不少家長和老師認為,只要父母盡心,平時多督促、輔導一下,孩子就有可能進步。然而這項研究卻著實潑了一盆冷水:如果父母對數學沒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多多輔導反而還沒有不輔導的效果好,甚至會適得其反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觀察學習實驗早已揭示,兒童經常通過模仿,從成年人那學得不良習慣,而父母又是他們最重要的模仿對象。因此,孩子很容易就會學得焦慮父母對待數學的那一套壞習慣。

看樣子,要想教好孩子數學,父母得自己先樹立一個好態度,這樣「好心」才不會辦成了「壞事」。

在最後,萊文教授還為那些對數學深感焦慮、自己又沒辦法克服的家長們支了些招。

這些家長可以避免直接輔導孩子,改用一些能夠增加親子互動性的方式進行間接輔導,比如數學讀物、電腦和棋盤遊戲,以及網路應用等等。

那些年,國外老師聽過他們學生不交作業最扯的理由…

night119

孩子指甲上有這些現象,家長可要當心了

night119

胡軍講的一個故事:老婆只用兩句話就教會孩子懂禮貌,震撼!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