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為什麼孩子們會以為遮住眼睛,別人就看不見他們了?

還記得在「你一認真,我就笑了」裡,那些捉迷藏的孩子們嗎?

他們以為,只要遮住自己的眼睛,就能成功隱身了。

可是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來自劍橋大學的詹姆斯·羅素(James Russell)帶領了一個研究小組,想要採用排除法來尋找答案。

羅素和研究人員對年齡大約在三至四歲的孩子們進行了測試。

研究人員首先問他們,如果他們戴著眼罩,別人是否可以看得到他們?如果一個成年人戴著眼罩,那麼他們覺得研究人員是否可以看到那個成年人?

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認為,如果他們自己都戴上面罩,別人就看不到他們。並且多數孩子認為,如果成年人戴面罩也可以把自己藏起來。

接著,羅素和他的同事們設想:孩子們是否認為這是一個事實,即如果人們的眼睛被蒙上了,那麼別人就看不見他們了。

為了驗證這一點,他們組織了另外一組孩子來進行兩項研究比對:

第一,當他們戴上完全塗黑的護目鏡後,這意味著他們完全看不到了,即他們的眼睛被遮蔽起來;

第二,當他們的墨鏡被加上一層鏡像膠卷時,他們可以看到別人,但是其他人無法看到他們的眼睛。

這個測試實施的並不順利,因為在按計劃參與該測試的37個孩子當中,只有7人能夠理解什麼叫他們能看到東西但是別人看不到他們的眼睛的意思。

這七個孩子,全部都認為不管他們戴著哪個眼罩,別人都看不見他們。換句話說,孩子們的隱形感似乎來自一個事實:即他們的眼睛被遮住了,而不是他們無法看到。

現在事情變得有點複雜。到目前為止,在這兩項研究中,孩子們認為他們隱形,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眼睛被遮住了。

但是,他們仍然一致認為,他們的頭部和身體是可以看見的。他們似乎在區分他們的「自我」被隱藏,而他們的身體,依然是清晰可見的。

我們把以上研究事實結合起來,眼睛的遮蔽,似乎是「隱藏感」由來的關鍵因素。

研究人員十分好奇,他們的隱形感是否來源於這樣一個觀點,雙方只能通過眼睛——即眼神的交會——來發現對方(或至少「自我」的發現是通過眼神的)。

這個想法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在調查中,更多的孩子被問道:如果一個研究人員直接看著他們,而他們避免了研究人員的目光,這時研究人員能否看得到他們?或者,反之,如果研究人員避開了孩子們的眼光,而孩子們卻在直視著他(她),那會怎樣?

許多孩子認為,只要他們看不到研究人員的目光,研究人員就看不到他們。同樣,如果研究人員避開了孩子們的目光,即便孩子們在注視他們,研究人員也一樣看不到孩子們。

「……孩子們似乎將這一理論假設應用於自我和假設被感知的他人,經驗和共同認知將被共享,只要眼神交會在一起。」研究人員說。

其他的一些木偶式的研究被排除在外了。

例如,在另外一組研究對象中,大部分孩子認為如果一個木偶的眼睛被覆蓋,別人就看不到它了。這就排除了孩子們用這種躲藏方式,是因為太過匆忙而沒能找到更好的地方。

在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孩子認為人們只有眼神碰撞時才能看到彼此之後,還有一些更有趣的問題等待研究。

例如,自閉症兒童不喜歡與其他人發生眼神交流,所以他們也許不怎麼關心相互凝視在可見與不可見中扮演的角色。

另一個有問題也有待探索:天生看不見的孩子們的「隱形感」會是怎樣的?

本篇內容來自譯言網,已獲授權。

譯者:蛋殼兒

編輯:咬咬

來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光看就能感受自然分娩有多痛——媽媽太強大了!

night119

完整人格建構 | 讓孩子站在自我的立場,進行選擇和判斷。

night119

幾個家長下班後的真實故事,許多人看完都沉默了…..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