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以下5種情況,別亂回答孩子,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孩子教育一定要注意,不要亂鼓勵孩子!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媽媽們是否意識到,鼓勵性的言語說得不恰當也可能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呢。

女兒抱怨她的小夥伴「太自私」

錯誤回答:媽媽完全了解你的感覺。

事實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因為她是你心愛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麼可能完全了解她的感受?自然,你是想告訴她,媽媽理解她,並且想讓她知道憤怒、難過之類的感受都是正常的。

但是,你這樣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會覺得你這麼說是覺得他經歷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僅沒平息,很可能,以後她什麼都不願告訴你了。

正確做法:

從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著手,了解事情的全過程及細節,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比簡單的安慰有效得多。

兒子宣稱:「我一點也不喜歡小明。」

錯誤回答:「不可以這麼說,小明是個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對他人過分地指責,或許事實上小明真是一個可愛的好孩子,也或者你跟小明的媽媽是好友,你希望兩個孩子相處愉快。

不過在這時候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喜歡」別人是不對的,這等於是輕易地否認他對小夥伴的判斷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後判斷人、發展人際關係的能力。

正確做法:

先理解你的孩子不喜歡另外一個孩子總有他的理由。還是跟孩子聊聊吧,問他:「那你今天過得不開心囉?小明對你怎麼了?他做了什麼事讓你不高興?下次碰到他你準備怎麼辦?」通過這種方式來鼓勵孩子。

告訴孩子和小朋友們相處,要掌握一個基本的交往原則:先判斷一下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萬一發生了不愉快可以試試有沒有改善的辦法,如果相處得不好,實在沒法達成一致,斷交也行。

正確地教給孩子這一課,對他將來的社交一定大有好處。

孩子告訴你老師表揚她畫畫好

錯誤回答:你是最棒的!   

如果總是用「最漂亮的」、「最可愛的」、「最能幹的」這樣的詞鼓勵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會令孩子對自己期望過高壓力過大,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同其他小朋友一比較,她會漸漸發覺她並不是樣樣都比別人好。

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盲目誇大地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自我懷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當的符合事實的表揚和鼓勵才會真正對孩子有益。

正確做法:

不要再不切實際地表揚孩子。「你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適得多。「這個故事真有趣」比「你講的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父母大吵的時候,讓 5 歲的孩子聽到了

錯誤回答:「我想讓你知道,爸爸媽媽今天下午吵些什麼。」  

在這個開放的年代,我們有時候讓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如果知道了爭吵的來龍去脈就不會胡思亂想了。沒錯,聽到父母發生激烈爭吵孩子會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間的事全盤托出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擔憂。

在他們的小腦瓜裡,覺得生活像他們在電視電影裡看到的那樣混亂、易碎,你們夫婦或許覺得激烈的爭吵不過是漫長的婚姻道路上的一點小波折、小點綴,孩子卻馬上會跳到最壞的狀態:我們的家要散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正確做法: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剛才火氣都太大了,這跟他沒關係。因為,聽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爭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媽媽還會和好嗎?然後,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來個簡單的擁抱或是說句調侃的話,這樣孩子才會放心,覺得警報解除了。

孩子被同伴嘲笑她有個大蒜鼻子而不高興

錯誤回答: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媽媽就喜歡你這個樣子。   

媽媽不過是在寬慰孩子,告訴她無論她長得什麼模樣,媽媽一樣愛她。但是這其實等於告訴孩子她擔心的東西是真的。事實上,二、三歲的孩子就開始注意自己的長相了。到了五、六歲,他們會同別人比較,然後,會抱怨:「我的腿太粗了。」「我是不是太矮啊?」你告訴他:「你這樣子就很好看啊。」

可能令他懷疑自己的判斷力,他會用你告訴他的標準去看周圍的人。他也可能覺得你不理解他的傷心,會一個人把不快壓在心底,不再對你說什麼,在今後的社交中出現心理障礙。

正確做法: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哪裡長的不好看,先問問他,是不是在和誰做比較。然後可以跟他討論,看看能不能幫他。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訴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點,可以鼓勵他多去打打籃球,學習游泳。

當然,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抱怨我們實在無能為力,在那種情形下,你可以對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萬不要置之不理。

閱讀原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適合兒童的60部電影,送給寒暑假裡的孩子們!

night119

你是不是常催孩子「快快快!」的媽咪?請放下焦急,傾聽一下孩子的內心話吧!

night119

一本畫滿孩子擔憂、恐懼和抗議的繪本,看完的大人都沉默了。。。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