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很多父母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掃除一切障礙,孩子即使犯錯闖禍,家長也極少批評數落,只說「沒關係,下次注意」。
這簡單的一句話,是孩子在犯錯闖禍後最願意聽到的,因為只要父母說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
對「無所謂」的孩子來說,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來」,可人生不是演戲,沒有彩排,「沒關係」父母只會養出不負責任的孩子。
孩子犯錯沒關係
爹媽出面全擺平
「沒關係,下回注意」這句話基本上已經成了很多家長對犯了錯的孩子的口頭禪,也成了孩子的「免錯金牌」。用孩子們自己的話講,「下回注意」的潛台詞就是「下次也沒關係」。
當下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很多小錯誤過於包容甚至是縱容。孩子在外調皮搗蛋,弄壞了別人的東西,面對人家的指責,很多家長總是「象徵性」地批評孩子兩句,然後掏錢給人家賠禮道歉,轉過頭來就告訴自己的寶貝兒:「沒關係啊,別嚇壞了。」
頭幾次時,孩子對自己的過失還會覺著內疚,怕受到家長的批評,但幾次下來,他們發現這都「沒關係」: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媽媽替我去道歉;丟了水壺,爸爸立馬買新的;哪怕是故意發脾氣將挺貴的玩具摔壞,也不會受到太多指責,而很快又會收到新玩具。
總之,在孩子從小的記憶中,犯了錯惹了事都沒關係,自有爸媽替他擺平。
某小學低年級老師這樣看「00後」和「8090後」:
「十幾年前,當‘獨一代’還是學生時,他們很刺兒,總找老師告狀,而現在,還是他們來找老師告狀。現在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已經為人父母,可每當孩子在學校有了不順心或受委屈時,他們還是要替孩子出頭,甚至有時老師覺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明明孩子自己就能找老師解決的,家長非要親自出馬。反正在家長眼中,無論大事小情,孩子的事自己都能擺平。」
命運沒有彩排 不能從頭再來
任何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鋪設一條平坦的大道而披荊斬棘、奮力搏殺,哪怕有個小石子,父母也會告訴孩子「沒關係,有爸媽呢」,然後將小石子一腳踢開。
可孩子的路還很長,並不是遇到溝溝坎坎時爹媽都有機會喊暫停然後掃清障礙的。一手難遮天,如果有一天,爹媽已經跟不上孩子的速度,無力為其「掃雷」
時,那麼一切的小坎坷在孩子眼中都將放大成巨大的困難。
「沒關係,下次注意。」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隱藏著家長替孩子卸下責任的隱含意圖。
在這裡,「沒關係」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代名詞,當家長埋怨孩子「不懂得為前途考慮」時,可曾想過,你們根本沒有給他鍛煉責任感的機會。
很多家長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孩子不懂得心疼錢,看孩子花錢「無所謂」的心態,「就好像錢是大風刮來的一樣」。同樣,對於得來太容易的一切事物包括感情,在他們眼中,都是那麼無所謂。
對於「無所謂」孩子,一位老教師形象地做了比喻:「沒挨過打,所以不知道疼。犯錯自己擔著,適當懲戒,自然以後會小心,遇到類似問題時,也不會哭天抹淚指著父母救援,定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對「無所謂」孩子來說,仿佛每件事都可以「下次再來」,可人生不是演戲,沒有彩排,更不是每件事都有改正的機會,也許打碎花瓶、弄丟東西這樣的事情可以下次注意,可更多決定前途甚至命運的事情只能是「一招定乾坤」,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無法叫停而重新來過。
家長慣性「掃雷」
孩子有恃無恐
「沒關係,好好寫作業去吧。」作為家長的您,細想想是否也說過這句話?
記者在對小學生的隨機採訪中得知,這句話,是他們闖禍後最願意聽到的一句話,因為只要父母說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事情已經結束,只要「好好寫作業」,那麼就「沒關係」。
有些調皮卻聰明的男孩表示,只要寫好作業,學習成績不錯,那麼即使闖了禍,基本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除了成績,他們清楚在家長眼中其它的事情都「沒關係」,自然有恃無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現如今的「沒關係」父母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孩子掃除一切障礙看似是愛得深遠,其實是目光短淺。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考試季,也是家長們最忙碌的時期,考生們還沒踏入考場,家長們就已經盤算好要去哪個學校。更有甚者,為了是去甲學校還是乙學校難以取捨,轉而向記者求教。
記者接到這類電話不是一兩個,每年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朋友。幾年前,趙女士的女兒上初三,孩子自己認為考上中上等的高中沒嘛問題,可趙女士心氣兒高,非要讓孩子上數一數二的學校不可。
那時,雖說趙女士也顧著孩子的飲食起居、營養搭配,可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想方設法托關係、找門路上。終於,孩子還沒考試時,趙女士已經將後路都準備好了。為
了給孩子減壓,那段時間趙女士兩口子的口頭禪就是「沒關係,你考成嘛樣都能上某某中學」。話說,「某某中學」當時是本市數一數二的學校。
後來,孩子自然是因為趙女士的打點和努力而上了那所中學,在孩子眼中,母親就是無所不能的「萬能媽媽」。有了這座大靠山,孩子的用功程度直線下降,三年後高考時,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專。
現在趙女士說:「當年的做法錯了,凡事都替孩子解決,以為這樣做能為他提供最好的條件,可是,你給得越多,他得到越容易,也越無所謂。」
小時被「包辦」
就業「無所謂」
如果說孩子上中小學的時候家長還「只盯成績」,那麼孩子一旦上了大學,家長就恨不得連成績都「包辦代替」。
小劉的大學副校長是劉爸爸的發小兒,從大一剛進校,劉爸爸就告訴了小劉這層「王牌關係」,並打包票:「即使考試不及格,也能想辦法讓孩子及格。」
每次考試前室友挑燈夜戰復習功課時,小劉都輕鬆至極,儼然胸有成竹,別人問他時,他一臉無所謂,幽幽地說:「考出來再說,不及格的話就讓我爸找人唄。」那語氣和神情,仿佛在議論別人的事。
也許是孩子從小聽多了「沒關係」之類的撇清責任的教育語言,所以長大了,他們對自己的事也變得無所謂。不僅在學業中如此,當面臨求職就業時,他們依然是那「無所謂」的「大小孩」。
小魏大四畢業時沒找到工作,魏爸爸說「沒關係,出國留學吧」。於是老兩口拿出了大半積蓄供孩子出國。
無奈小魏的外語不過關,家裡只得安排了語言門檻不高、知名度很弱的某亞洲國家學校,兩年後學成回國,小魏既不著急投簡歷,也不參加招聘會,依舊是宅在家裡,等著爹媽幫他找工作。
眼見得當年的同學都成家立業,快30歲的小魏也不著急,他表示:「無所謂,家裡也不指望我賺錢,等他們安排吧。」說這話時,小魏既不上火,也不臉紅,儼然跟他沒關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