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沉迷遊戲的孩子低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造成這種低齡化的原因,跟年輕一代的父母自己喜歡玩手機,甚至還以此作為哄孩子的工具不無關係。
網路和網路遊戲,到底給了孩子們什麼?
中科院心理所高文斌研究員一直研究網路成癮的問題,他結合大量案例和數據得出網路成癮的原因,主要為中國孩子在成長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個缺失:
缺失一:「父親功能」的缺失
父親對於孩子,特別是男孩來說很重要,父親往往代表著規則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與父親的作用有很大關係。網路成癮中男孩居多,「父親缺席」是一大原因。
缺失二:遊戲缺失
孩子需要遊戲去釋放剩餘的精力,尤其是男孩,需要在遊戲中有一定的肢體接觸,甚至肢體衝突的。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時,他就去找替代品。網路遊戲很多都是戰鬥遊戲,所以很容易被男孩迷戀上。
缺失三:同伴的缺失
同伴特別重要,沒有夥伴就不能從家庭走向社會。但是中國城市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內同伴為零。當現實生活中同伴缺失時,網路卻給孩子提供了機會。
所有父母,即使你的孩子現在還很小,都應該了解下面這5點。如果在下面這5點上,我們都過於違背,那麼孩子將來網路成癮的可能性,則會極大提高。
1. 父母陪伴過少,孩子將來極容易到遊戲中找關注
最好幫孩子找到一兩項可以長期堅持的興趣愛好,或者體育運動。對於男孩來說,必要的體育運動和體力宣泄尤其重要。現實世界足夠的精彩的話,沒有孩子還願意沉溺在虛擬世界裡去。
2. 現實中沒有同伴交往的機會,孩子很容易被網路社交所吸引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班級的Line群組、自己的親戚朋友等資源,與一些同齡孩子的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互動,約到一起給孩子們製造集體玩耍的機會。或者為孩子尋找一些較好的機構等,尋找平台,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機會。
3. 成長過程中父親缺席,尤其是男孩,自控力更差
爸爸參與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建議爸爸多陪伴孩子遊戲,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孩子習得規則、自控力等至關重要的心理能力。
4. 越禁忌,越誘惑。禁止孩子接觸網路,無異於癡人說夢
允許孩子接觸網路,但從一開始就設定規矩。如跟孩子約定好具體的時間和頻次,對於孩子到時間主動結束遊戲的行為給予肯定等。
5.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和天賦,獲得足夠的成就感
父母需要觀察、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長處,少批評指責孩子的短處。在父母這裡獲得了足夠的自信心和優越感,孩子就不必去網路和網路遊戲中去找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