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到孩子!

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當孩子玩玩具時,他們可以研究玩具,可以戳它、咬它、將它丟在地上,或擺出各種造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到聲音、圖形、顏色等相關知識,可以鍛煉到思維能力、動手操作力、空間感知能力等等。

而當孩子盯著電視機時,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他們在做什麼嗎?應該說,他們「什麼都沒有做」,他們沒有動手,沒有發問,沒有想像力,沒有溝通,沒有練習到任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

因此,每一次父母打開電視時,都可能剝奪了孩子一次重要生活經驗的學習機會。可以說,只要打開電視,不管是什麼節目,都可能會傷害到了孩子。

經常看電視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育

影響孩子的左腦發育

人的右腦是直覺區,對於視覺影像、色彩、新奇的經驗反應強烈。而左腦則負責處理邏輯推理,分析語言、聲音與抽象思考等。電視中所反應的色彩和圖像刺激幾乎全由右腦處理,而對於左腦的刺激相對較少。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只要看電視,就會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一關掉電視會變得很焦躁。而且在看電視後,孩子的動作和行為,也多會重覆電視中的內容。比如,孩子會要求父母買和電視內容相關的玩具;學電視裡的語言和行為;畫畫也不再自己想像,而是畫電視中的人物。

因此,長期看電視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和左腦相關的問題,影響到孩子的語言、判斷、分析等能力的發展。

缺乏學習能力

孩子只有主動思考和探索才有利於大腦發育,而經常看電視的孩子會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長期下去,孩子會懶於思考和探索,缺乏學習能力。

另外,當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大腦還會產生一種阿法波(alpha waves),類似催眠效果的波。這種波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被動催眠的狀態,無法靈活運轉。長期下去也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下降,影響學習效率。

動手操作能力差

孩子經常看電視,活動時間就會減少,因而限制了其對周圍事物的體驗。

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往往對玩具、遊戲、社交等逐漸失去興趣 ,只要有時間就想要看電視。而缺乏生活體驗的孩子,動手和操作能力較差。同時,因缺少與親人和小朋友間的互動,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

難以養成閱讀習慣

或許很多家長認為,看電視能讓孩子學習到知識。但其實,再好的電視節目,也不能取代閱讀。對孩子而言,看電視要比看書好玩得多,有機會看動畫,孩子當然不會看書。這種不費「力氣」的形式如果長期持續下去,閱讀的分量在孩子的心中會越來越少,將很難養成閱讀習慣,而這對今後的學習和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礎的,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而父母花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建立的閱讀習慣,一旦孩子迷上電視會很容易被破壞。

怎樣才能讓孩子戒掉電視?

1.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家長每天都迷戀電視、手機或IPAD,想一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又怎能經得住誘惑?所以,家長教孩子不看電視的前提是:首先要管住自己。

2.不要偶爾看一看,要斷就要徹底

可能有些家長會認為:每天只給孩子看半小時電視應該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吧!其實,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非常執著的,可能並不能滿足於每天半小的時間。

而且,一旦每天都讓孩子看電視,很有可能孩子表面上在寫作業,心裡卻想著剛剛看過的電視情節,或者惦記著趕快做完作業繼續看電視。還有些孩子還會放棄與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回家看電視。因此,最好徹底的不看電視,才能讓孩子收心。

3.家長應多與孩子一起遊戲

如果孩子的「電視癮」很大,一下子完全禁止也是不明智的。父母應盡量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遊戲、散步、逛公園等,給孩子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讓孩子發現大自然中更有趣的事物。

同時,父母應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來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孩子生活的內容豐富了,也就無心再看電視了。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孩子12歲以後,大腦和神經發育日趨成熟,並且有了一定的價值觀念和判斷能力之後,可以適當看些電視了。但是在電視節目的內容方面,還是需要家長把關,比如要遠離暴力和黃色的內容等。

閱讀原文

王寶強女兒被吐槽沒教養!他溺愛女兒背後的心酸!

night119

光看就能感受自然分娩有多痛——媽媽太強大了!

night119

小朋友間鬧矛盾,你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性格!這個媽媽做了最棒的示範!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