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輕家長擔心「孩子發高燒會燒壞腦」。而這一想法也普遍存在於不少人的認識中。
到底高燒是不是會燒壞腦呢?當孩子高燒時家長應該如何應急處理呢?
熱性驚厥反復發作可「損腦」
坊間流傳起「高燒會燒壞腦」的說法,真會嗎?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陳永新表示,門診時經常碰到家長帶著發燒的孩子看醫生,因擔心孩子燒壞腦,就要求醫生盡快打針降溫。「其實發熱本身因高溫‘燒’壞腦的可能性非常小,頭皮周圍的血管非常豐富,物理降溫時能幫助降溫。只有超過41℃以上的超高熱才有可能,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陳永新解釋,發熱之所以跟「變傻」扯上關係,源於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就是熱性驚厥引起的,也就是當孩子出現高熱時,可能會引起肌肉痙攣繼而導致抽搐,並因此導致腦部血液供應的不足,如果抽搐時間超過3-5分鐘,或者多次發作,就有可能因為腦部缺氧造成損傷,而且這種損傷可能是不可逆的。醫學上定義,37.5℃~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熱;39.1~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
家長該如何急救?
「熱性驚厥是孩子大腦功能暫時發生紊亂的一種症候,此時家長會發現孩子出現意識不清,兩眼上吊或斜視,有的會口吐白沫,伴隨四肢抽動。持續幾秒甚至幾分鐘等。」陳永新介紹,熱性驚厥多出現在6個月-6歲的孩子身上,發生率是4%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腦部抑制功能差,一旦受到高熱或毒素的刺激就引起抽搐。如果抽搐時間短,處理及時,那麼大部分孩子熱性驚厥預後都是好的,而且也不會留下神經系統的後遺症。但需要注意的是,曾經出現過熱性驚厥的孩子,再次出現的可能性會大增,家長應該引起注意。
當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家長除了盡快帶孩子就醫外,還應該了解一些急救的常識。例如當家長髮現孩子抽搐時,應該立即解開孩子衣扣讓孩子側臥,盡量避免舌頭或嘔吐物堵塞氣道;其次就是用紗布或者乾淨的布包裹筷子或者小棍子,放在上下牙齒之間,防止孩子抽搐時咬傷舌頭,陳永新提醒家長最好不要用自己的手指。另外,可用大拇指用力壓孩子的人中穴、合谷穴,以幫助緩解症狀。
警惕由腦炎、腦膜炎引起的發熱
除了熱性驚厥之外,最值得家長注意的就是腦炎、腦膜炎等疾病對腦神經的損害。陳永新解釋,細菌、病毒、真菌(黴菌)等是引起腦膜炎、腦炎感染的病原體,孩子受感染後,大多會出現發熱、嘔吐甚至是驚厥的症狀。
他解釋,並不是發燒引起了腦炎和腦膜炎,而是這些疾病引起了高熱,但許多前期症狀與普通的感冒發燒有些相似。但一般的感冒發熱持續2-4天,精神和食欲都算正常。如果孩子變得精神萎靡,叫不醒,對什麼都沒興趣,也不願意吃東西,甚至伴隨著惡心嘔吐等反常情況,應該引起重視,盡快就醫檢查。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發熱驚厥抽搐要與癲癇區分開來,癲癇是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抽搐。
小貼士:發熱超過38.5℃合理選用退燒藥
孩子發熱,如果腋溫低於38.5℃,也沒有頻繁嘔吐、精神萎靡等症狀時不必急著到醫院就診。此時多休息和多喝水有助於孩子疾病的恢復,同時家長可以利用物理降溫的方式讓孩子舒服些,如溫水擦浴或使用退熱貼。若腋溫達到38.5℃以上,可選用緊急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布洛芬(美林)等。
(受訪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陳永新)
來源:育兒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