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成人相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被血腥或暴力場面所影響
10歲以下的孩子由於心智未發育成熟,相比成人更容易被血腥或暴力的場景所驚嚇。
孩子在目擊到這類情形後,情緒一開始會表現出因極度害怕、緊張而引起的哭泣、煩躁不安和易激動,他們會經常做惡夢,或者出現發呆、目僵的情況,嚴重的會造成心靈創傷。
但有些孩子會出現相反的表現,不會害怕,但卻學會了暴力,愛打人,甚至私底下虐待小動物。
哪些場面要避免給孩子看?
殘害小動物的暴力場景
動物被屠殺或者寵物被虐待時,小動物淒厲的叫聲、表情、掙扎、哀鳴,以及流血的場景,都可能衝擊孩子幼小的心靈。尤其是當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受到傷害,毫無反抗地被宰殺,這種傷害會進入到孩子的潛意識,影響孩子一生。
電視槍殺、打鬥的場景
一般家庭在觀看電影電視時,大人不忌諱地讓年幼的孩子跟著一起看。有個家長說曾經帶7歲的小朋友看《唐山大地震》,電影裡的血腥、暴力鏡頭,死屍赤身裸體,有的肢體殘缺布滿血污,一排排一堆堆,導致孩子在電影院大聲嚎哭,連續一週哪裡也不敢去。所以成人應該要避免讓孩子看一些血腥暴力的電視電影。
大人性生活場景
目睹了大人房事後,年幼的孩子可能會認為這是父親對母親施暴的行為。一些孩子可能會被嚇得大哭,直接摧毀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神聖的形象,產生厭惡父母的心理感受;有些孩子的好奇心會被激起,偷偷模仿大人的行為。
一個女孩記得自己幼年時半夜醒來喝水,聽見看見父母滾在一起的情景,母親發現後大聲呵斥,當時她嚇到跌倒在地上,後來才懂得縮回床上拿衣服包住頭,緊緊堵住耳朵。長大後每當看到別人親密的舉動時,女孩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噁心。
父母相互打罵場景
大人的爭吵和暴力看似跟孩子無關,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孩子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衝擊,他們可能會變得暴力,甚至憂鬱自閉。
一個孩子年幼時,爸媽經常打架、爭吵,長大後他曾經說一定不會像爸媽一樣,但是娶了老婆之後,每次有矛盾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拳頭,後來妻子無論如何都要離婚。
因為長期身處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他已經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不知不覺中沾染了家庭暴力的惡習。
如果孩子無意看到不良場面怎麼辦?
發現孩子被不良畫面驚嚇後,要鼓勵孩子將心裡想的和害怕的說出來,及時給予開導。
大人也要避免給年幼的孩子接觸暴力血腥的場景,不要給孩子看暴力的電視電影,行房時注意不要讓孩子看到,創造充滿愛的家庭氣氛。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心理陰影,要及時與心理醫生溝通,讓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