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露天餐館裡,兩個小乞丐進來乞討,一個是大概5歲的小男孩,一個是大概3歲的小女孩,身上有點髒,他們走到一張桌子面前,請求給錢吃飯。這張桌子上有5個成年男人,其中有一個男人帶著自己5歲的兒子。
一個男人拿出了一張100元,倒了一杯酒遞到小女孩面前,說喝了這杯就給錢。小男孩擋到小女孩前面,說我來喝,咕嚕咕嚕沒一會就喝光了,正想伸手拿錢,桌上的另一個男人說不著急,從盤子中拿了一個包子,沾上厚厚的辣椒,讓小女孩吃。小女孩可能真的餓了,搶過包子就啃,當啃完了,才哇一聲哭了起來,太辣了……
5個成年男人輪流把兩個小乞丐戲弄了一番後,兩個小乞丐才拿到100元,正當他們高興地牽著手往外走的時候,小男孩醉了,一頭栽倒在地上,引起桌子上的人哄堂大笑,小女孩還以為哥哥死了,站在一旁哭得非常淒涼……
這一幕被飯桌上的男孩子看在眼裡,或許是覺得很有趣,他也跟著大人一起笑,但這一幕將給他的人生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並影響他的人生觀。
這樣的教育是悲哀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冷漠,沒同情心,甚至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作為父母,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的孩子不僅會有好人緣,還因為這樣的孩子更能顧及到別人的感受,更懂得體諒包容他人。
滿足了以下4點的孩子,都是同情心爆表的好孩子,你家的孩子是嗎?
1、聽完感人的故事會動容甚至難過,會強烈譴責故事中出現的壞人 ;
2、大人生病了會表現出同情,比如力所能及地幫忙做家務、給病人倒水拿藥,拍拍大人的肩膀表示安慰等 ;
3、看到小動物受傷會難過,甚至想辦法幫小動物療傷,或乾脆把小動物抱回家裡 ;
4、遇見年幼的小朋友摔倒,會毫不猶豫扶起,平時也樂意幫助遇到困難的小朋友。
父母警惕4大錯誤會扼殺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沒同情心
孩子哭鬧不想去上學,媽媽氣急,指著旁邊的清潔工說:「不好好讀書,以後只配掃大街。」清潔工聽見了黯然掉淚。沒同情心的父母養不出善良的孩子。還有些父母總喜歡將陰謀論掛嘴邊,比如見到路上的乞丐就說是職業乞丐,通過扮可憐騙錢的,背後蓋洋房開BMW等等。
過分溺愛
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言聽計從,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不自覺地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認為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孩子也變得不知道自己也應關心別人,缺乏同情心。
父母親子關係冷淡
不少父母忙於工作和事業,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代養,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少,缺乏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孩子由於情感饑渴也不懂得愛別人。還有些家庭夫妻關係冷淡,尤其是那些為了孩子而勉強維繫婚姻的家庭,會讓孩子不相信愛。
總是打罵孩子
有些家庭教育孩子非常嚴格,孩子做錯了事情非打即罵,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他們心中會埋下仇恨的種子。曾有個孩子不乖乖吃飯,媽媽就掌嘴 ; 不好好寫作業,媽媽就用雞毛撢子打手,孩子被訓練得很乖,十分膽小,卻被家人發現常常暗地裡虐待小貓。
如果發現孩子缺乏同情心怎麼辦?
1、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激、表達愛
讓孩子將「謝謝」掛嘴邊,對於別人的幫助要及時表達感激 ; 愛孩子,並且鼓勵孩子經常表達愛,比如,「爸爸我愛你,父親節快樂 !」讓愛在親子間傳遞,沉浸在愛中的孩子,他們更懂得關心他人。
2、鼓勵孩子幫助弱小
平時鼓勵孩子關心家人,尤其是家人生病時,可以讓孩子幫忙照顧病人 ; 班裡有困難的小同學,可以鼓勵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忙 ; 街上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及時伸出援手。
讓孩子感受到幫助別人帶來的喜悅,讓孩子更樂意幫助別人。
3、讓孩子養小寵物
養寵物是培養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的好辦法。
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4歲以後的孩子,已經可以把小動物看作是和他一樣的生物,這時,媽媽可以讓孩子嘗試飼養一些容易存活的小動物,比如小烏龜、金魚、泥鰍、蠶寶寶等等。
研究表明,有寵物相伴的孩子和沒有寵物的同齡人相比,明顯地更具有同情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