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孩子一過兩歲就變身小惡魔?瞭解可怕的兩歲階段是怎麼回事,就不用擔心!

了解孩子是理解孩子、進而引導孩子的基礎。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行為特徵,特別是知道了什麼是孩子的「正常」行為後,就能夠更平和地帶領孩子成長為他原本的模樣,活出生命的光彩。

很多父母可能都聽過「可怕的兩歲」或經歷過孩子「可怕的兩歲」這個階段。

其實,大家會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還是比較容易相處的,但是,僅僅幾個月後,那個「小可愛」就變得喜怒無常、陰晴不定、固執己見。

在學前階段,孩子一般都會經歷兩個讓父母頭疼的階段,一個是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另外一個就是兩歲半到三歲。

而「可怕的兩歲」指的是兩歲半到三歲這段時間,孩子性情的一次較大波動。

今天,就讓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下,兩歲半到三歲期間孩子會表現出的一些行為特徵。



1

要求固定秩序,事事保持一致

兩歲半左右的孩子正處在秩序的敏感期。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它發生的順序、方式還是地方,孩子都要求保持不變。

舉例如下:


物品擺放的一致。比如家裡的每件東西都必須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且固定不變。


物品歸屬的一致。某件物品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給別人。


順序安排的一致。穿衣服一定要先穿襯衫再穿褲子。


路線選擇的一致。不管是去幼兒園還是其他什麼地方,都要求走同樣的路線。


時間安排的一致。比如一直都是爸爸回家後一家人才吃晚飯,如果有一天爸爸回來晚了,即使到了吃飯時間,孩子也會覺得不該開飯,因為「爸爸還沒回來。」

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是按時鐘來的,而是以事件作為標準。


這個階段,孩子也會給自己立一些「規矩」,來滿足他對秩序的需求。

世界很大,也很複雜,秩序和一致能增強孩子的信心,並帶來安全感。

等到孩子長到三歲,內心就比較安定了。他能夠接受環境和事物的變化,嘗試新鮮事物,不再苛求通過秩序使自己感到安全。



2

物權意識萌生,不願分享合作

他喜歡獨占一個玩具,不願和別人合作玩遊戲,互相搶奪玩具的事情常常會發生,這種行為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無關自私和頑皮。

3

自我意識發展,喜歡說「不」和「我」

隨著孩子在語言方面的不斷長進,他會常常使用「我」這個代詞,比如「我會」、「我要」。另一方面,他會經常把「不」掛在嘴邊。

4

違背自己意願,和自己對著幹

孩子做的事情會違背他自己的意願,是這個階段孩子的一個重要表現。沒錯,是違背孩子自己的意願。

聽起來有些矛盾,是嗎?比如他明明想要「紅的」,卻偏要選「藍的」;本來想做某件事,卻偏偏在你詢問他時回答「不」。

從和你作對,到和自己對著幹,是孩子成熟的一個過程。在這樣兩個極端下,孩子不斷探索、發現這個世界。

或許父母會對這種「把戲」很惱火,但是不用擔心,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就會心意堅定地做出正確的選擇了。



5

做選擇很困難,做選擇易反悔

兩歲半的孩子覺得「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這時的他常常認為都可以又都不可以,他經常是痛下決心做了選擇,但很快就會反悔。

去超市時,選擇動物餅乾還是數字餅乾,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痛苦的選擇」。



6

固執又不聽話,其實為了安全感

兩歲半的孩子就是固執、蠻橫、不聽話的代名詞。但是,孩子的這些表現是因為不確定一些事情。

對孩子來說,世界那麼大,那麼複雜,要是有一小部分(他的父母的世界)他能做主,他就會有安全感。

7

多變並且極端,成長必經階段

在長大的過程中,現在的他明顯還不懂得「中庸」。他的行為表現會出現極端狀況。

比如剛才還大方活潑,現在就變得害羞寡言了。他明明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卻偏要你來幫忙,等你要幫忙的時候,他又非要自己做。

8

情緒容易緊張,提出過多要求

這個年齡的孩子總是表現出情緒緊張,這時候,孩子會有些誇張的行為表現。比如,咬吸自己的手指,說話結巴(特別是話多的孩子),有時遇到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

要不就是常常提出過多的「要求」,但是經過一番折騰,他馬上就會進入疲憊期。快三歲的孩子很容易喊累,也很容易犯睏。通常情況下,他累了就會和父母嗲聲撒嬌。

有時候,兩歲半的他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子,而且就要做得像個小孩子,比如要求父母抱,用奶瓶吃奶,因為他認為這樣才會得到大人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這個年紀他還愛纏著父母講他嬰兒時期的故事,一直到快三歲,他都很樂意聽你講,並且會要求你給他講他以前穿什麼、吃什麼、是不是愛哭、你怎樣哄他睡覺等等。

當然,要是你說「你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孩子」,他會非常高興。

9

喜歡問為什麼,探索未知世界

為什麼消防車是紅色的?為什麼要去幼兒園?為什麼月亮會跟我們一起走? 我們會發現自己需要變成百科全書才能應付孩子每天提出的無數個為什麼。

孩子對一切新鮮事物都表現出好奇,孩子進入了心理學所說的「詢問期」。

概括而言,兩歲孩子表現出來的主要行為特徵就是秩序、固執和好奇。

那麼,我們怎麼幫他順利度過秩序、物權、自我意識等敏感期同時又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請見這篇文章:可怕的兩歲VS.可愛的兩歲-家有兩歲寶寶的父母,該如何跟孩子相處?,會為大家提供一些相應的方法。

本文來源:「親子溝通如何說」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由4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課程認證講師合作創立,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接幼兒園孩子放學,這五件事家長做不得!

night119

太大意了!寶寶摔下床3天后死亡,這些致命傷萬萬不能忽視…

night119

關於婚姻,德國心理專家告訴你,這些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