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3歲、7歲、10歲,孩子的重要轉折點!父母該做什麼?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在10歲以後就定型了,所以3歲、7歲、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

一旦錯過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就算日後上再多的才藝班也補不回來 ! 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幫助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就要好好把握這三個黃金時期,從小鍛煉孩子的大腦潛能 !

0—3歲:發展大腦本能

這段時期鍛煉大腦潛能的關鍵在於培養大腦功能的基礎──本能。而要打造長大以後也很活躍的大腦基礎,重點就在訓練腦神經細胞具備最基本的本能。

3歲之前的兒童腦部,會陸續出現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這些本能也會讓幼兒的大腦出現各種特徵,例如:想競爭,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或是想成為媽媽或兄弟姊妹等周圍人們的同伴。

比方說,告訴孩子:「把玩具收好。」講完後卻毫無動靜,不妨改說:「我們來比賽誰收拾得快 !」孩子聽了就會開始整理。叫孩子:「快跑 !」孩子卻依舊慢吞吞,不如提議:「看誰先跑到那邊。」孩子就會產生鬥志往前跑。

這些都是生存本能產生了想競爭的特性後,進一步引發的反應。此外,兒童雖然不喜歡填鴨式地硬塞太多知識,對於學一點點新東西卻會覺得開心,這就是因為求知本能產生了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的特性。

要鍛煉腦神經細胞的本能,就要善用這類「想要」的特性,媽媽在成為同伴的同時,也累積一起「競爭」或是「多了解一點」的體驗。

0歲~3歲這個階段不用要求成果,不要想著孩子有沒有會做很多事 ? 或是有沒有比別人強 ? 重要的是讓孩子能抱著愉快的心情對話,並且經常誇獎孩子。

3—7歲:戒除大腦壞習慣

「待會再做」這句話代表的是「並不想做」的心情。

換句話說,老愛講「等一下」的小孩,大腦沒辦法培養主動想做的心情,就不會啟動自我酬償系統 ; 自我酬償系統不作用,思考力和記憶力自然無法充分發揮,加上沒有貫徹到底的企圖心,最後會變成一事無成的腦袋。

當孩子說出「等一下」時,先想想為什麼孩子不想馬上去做。若是因為有其他想做的事,比方說:因為正在打電玩,所以聽到要收拾房間就回答「待會再做」,這種狀況下,可以問孩子:「現在趕快收拾,吃完飯就可以盡情打電動,你覺得先做哪件事比較好呢 ?」這種因應方式就是促進自我酬償系統作用啟動,讓孩子主動說出:「我現在先整理。」

此外,如果孩子本來就不喜歡整理房間,不妨花點心思設計出類似比賽的方式,和孩子同樂,以去除「討厭」這種情緒為先決條件。

總之,請仔細觀察孩子,並且妥善引導,別讓孩子養成凡事都要「等一下」的拖延習慣。

3歲~7歲適度進行「修剪」,徹底打好腦神經傳導回路網的基礎非常重要,這並不是教授知識與技巧的時期。

這個階段要把目標放在紮穩基礎,打造念書和運動都能兼顧的大腦,將心力放在改掉影響鍛煉大腦功能、本能及心的「腦部壞習慣」。

7—10歲:培養大腦的主動好習慣

7歲~10歲之後,是適合真正進入學習的階段。不過從鍛煉大腦潛能的角度來說,有一點是父母親務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絕對不要總對孩子說「快去念書」這種話。

這個時期兒童的大腦,屬於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現就會變得越差,因此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大人,必須妥善指引一條明路,而主要關鍵就是「丟出好的問題」。

建議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利用好的問題,將「要這樣做才對!」的命令改成選擇題,以「你想要怎麼做呢 ?」來詢問,讓孩子能自己選擇。

比方說,如果孩子不擅長自然科,父母光說「自然科要多用功一點 ! 」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問老師啊」,這樣還是沒辦法激發孩子的動力。

不如改用這種方式:「媽媽小時候也很怕自然科呢 ! 不過,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問老師,幾次下來之後,自然科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來想怎麼辦呢 ?」

話說到這裡後,明白地把答案說給孩子聽也無所謂。或者可提出兩種方式,問孩子「你想選哪一種 ?」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說出「我也要這樣! 」「我會這麼做 !」試著用這種提議來激發孩子的自尊心。

等到孩子努力想出來之後,別忘了大力稱讚:「真不愧是媽媽的小孩 !」借由這種方式養成孩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才能算培育出真正的好頭腦。

7歲~10歲之後的大腦潛能鍛煉重點,在於運用自我酬償系統的功能,要提升自我酬償系統的功能,妥善引導孩子的關鍵,就是丟出好的問題。

閱讀原文


關於作者:

親子教育,育兒寶典,好媽媽好爸爸養成記。微信號:qinzi325

我憑什麼給你生孩子?說出了所有媽媽的心聲!

night119

你有權將孩子們的生活放到網上嗎?

night119

兒子不學習,爸爸乾脆叫兒子考「零分」,從此改變孩子一生……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