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搗蛋的爸爸媽媽,是否,看著那個肉乎乎的,不安分的,精力無比充沛的,爬高竄低的小東西,總有一種把他/她送出家門,圖一會兒清靜的念頭,但又有因為害怕寶貝不適應幼兒園,而產生了種種擔心?
幼兒園是個社會小熔爐,通常,幼兒園裡小班的孩子是3~4歲,中班的孩子是4~5歲,大班的孩子是5~6歲。
不過,現在有些幼兒園開始招收2~3歲的孩子,大家把這樣的班級叫作「小小班」,甚至還有收1.5~2歲孩子的「小嬰班」。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送小朋友送去這個小熔爐合適呢?這個問題不但讓很多中國的父母傷神,同樣也困擾了其他國家的父母。
先來看看美國的爸爸媽媽,何時把他們的小淘氣們送去「社會小熔爐」
美國的義務教育從學前班開始。學前班設立在小學裡,是美國小學裡最低的年級,教育的對象是5歲的幼兒。
這一學年,作為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過,美國孩子是不會等到5歲才接受教育的。他們在5歲前,就由家長自掏腰包,接受學前教育了。
美國孩子可以被送去幼兒園的年紀小得有點兒嚇人。美國的媽媽生完孩子,根據每個州不同的規定至少有6個星期的產假。產假結束後,媽媽就要回去工作了。
在美國,很少有讓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幫著帶孩子的。所以,媽媽如果要上班,那麼沒有人照顧的小寶寶就不得不被送到幼兒園日托保育中心。
所以在美國,很多幼兒園都接收6個星期以上的新生兒。幼兒園從保育班開始,照顧6個星期~2歲小孩,然後是3~5歲小孩的學前預備教育。
美國幼兒園除了法定假日,基本全年都開放,沒有寒暑假。幼兒園的開放時間也很長,可以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方便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時間接送孩子。
把6個星期大的寶寶送到幼兒園,讓他們開始在大集體裡成長,通常中國媽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的。不過,美國家長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勇敢和堅韌的性格,他們認為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家長還是願意放手,讓寶貝去嘗試各種自己能做的事的。
陳丁鴻育兒經
還有許多諸如友情、誠實、不妨礙別人等品質的培養,在幼兒園這個小熔爐裡,在和其他寶貝的相處和互動中,就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了。
不過值得提出的一點是,美國的幼兒園鼓勵家長當志願者,參加到教育中來。
幼兒園會充分利用家長的特長,在家長的閒暇時間,讓他們走進幼兒園,尤其是進入自己寶貝的班級,配合幼兒園做一些活動。
這樣,不光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家長放心,也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議,幫助幼兒園提高管理質量。
兩歲去幼兒園好,還是3歲去幼兒園好?
美國的小寶寶這麼早就被送去幼兒園了,當然,其中也有部分原因是情非得已。那麼,到底孩子幾歲適合送去幼兒園呢?
通常來說,孩子滿3周歲上幼兒園小班是沒有太大問題的。3歲的孩子在獨立生活能力方面也已有了一些經驗和積累,這會有利於他們快速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和新生活。
另外,孩子自身的發展和能力具備了這樣一些基礎,這很容易讓他們在集體生活中找到可貴的自信。
3歲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身體運動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幼兒園的生活,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更豐富、更寬闊的學習和玩耍的空間。
不過,現下,最常聽到的爭論是:兩歲去幼兒園好,還是3歲去幼兒園好?
去年,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專門就「送兩歲的孩子去幼兒園是否合適」做了研究。
英國兒童部部長瑪格麗特·霍奇公布調查結果時說,為了此次研究,訪談了很多英國家長,可以看到很多家長表示擔憂,不知兩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是好是壞。
這項研究的結果能告訴那些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同時又想平衡工作與家庭的家長們:讓準備好了的兩歲孩子上幼兒園,是件非常好的事,雖然這不能把高質量的家庭教育代替了,但一定對孩子的成長利大於弊。
報告顯示,早上幼兒園的孩子真的是更善於交際,樂於助人。
通過對全日制小學的學生進行調查,兩歲就開始接受幼兒園教育的孩子,進入全日制小學時,他們的數學和英文(他們的母語)水平比其他稍晚上幼兒園的孩子更高。
研究報告也提到,接受幼兒園教育的時間越長,越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同樣7歲的孩子,那些接受幼兒園教育較早的,在閱讀、寫作還有數學上表現尤其突出。
陳丁鴻育兒經
加上如果父母需要上班,那麼更多是由老人或者保姆來照顧,孩子在家其實無法得到更好的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把兩歲的,已經準備好了的孩子早日送入幼兒園,可以讓孩子盡早體驗這個小社會,讓他們在幼兒園能得到全面系統的教育,享受和同齡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樂趣。
在這樣一個還懵懂的階段,從小得到一些約束、管教和挫折,好處多過壞處。
如何攻克「分離焦慮」
那麼怎樣幫助兩歲或者3歲的孩子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滿足以上這些要求呢?首先,讓我們來幫助孩子攻克「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孩子與親人分離時的痛苦和困擾。如果孩子沒有太多「分離焦慮症」,那麼他們會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但是大多數的孩子,初入幼兒園,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緒。通常怎麼也得適應兩個星期才會好一些。這裡有一點特別重要:媽媽要堅強啊!
媽媽的焦慮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焦慮情緒。看著不願意和你分開的寶貝,你可千萬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啊!你一哭,會強化寶貝初上幼兒園的痛苦感。他們還指望你給他們鼓勵和力量呢!
充分跟孩子做溝通,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是愛他們的,他們會在放學後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幼兒園的老師是充滿了愛心的,會很好地照顧他們的;幼兒園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會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
其實孩子的內心比你所知道的強大多了,只要媽媽足夠堅強,陪伴寶寶度過這個時期,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陳丁鴻育兒經
除了分離焦慮,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一樣。平時是父母帶,還是隔代的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帶;性格是偏開朗,還是偏內向;身體是否是敏感體質,會不會太容易得發燒感冒……這些都會影響孩子新入幼兒園時的適應能力,都要考慮到。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身體上調理好,心理上引導好,生活自理能力上培養好。盡量多地給孩子機會與小區裡或親戚朋友家的小孩子相處,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 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提前帶著孩子去幼兒園感受體會,讓他們今後對幼兒園的生活不感到陌生。 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剛入園的頭幾個星期到頭幾個月,會有從心理上到身體上的不適應。他們可能會比較經常地生病,也可能在初期因為對新環境不適應而性情大變。
不要太勉強,也不要太失望,選擇一個有先進管理理念的幼兒園,徵求老師的意見,為寶寶制訂一個最佳方案,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每個家庭也不一樣,每個孩子當然也不同。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好?你的孩子你說了算! 各方面都準備好了,2歲的孩子一樣能在幼兒園適應得好。如果2歲的孩子特別抵觸去幼兒園,如果家裡有人帶孩子,想讓孩子在家裡自由的時間長點,等到3歲送他們去幼兒園,也是無妨的。 花點時間,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後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為年幼的孩子鋪好進入小社會的第一道門檻,為他們量身打造合適的求學計劃。 用心對待自己的孩子,給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以適當的引導和安撫,再加上幼兒園老師的幫助和照顧,請相信,你的寶貝一定會找到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的「生存法則」的。
陳丁鴻簡介
美國Indiana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兩個孩子的母親。著有暢銷書《帶著孩子去旅行》《在美國上小學》。近年來,致力於家長心理,親子關係,以及兒童教育和發展相關領域的咨詢研究和投資。為多家雜誌、網站、電台、電視台的特邀教育專家和撰稿人。
關於作者:
中國最大的母嬰網上商城,在這裡有最可信賴的母嬰品牌、最權威的專業聲音、最貼心的一站式服務。參與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體味育兒的樂趣!京東母嬰陪伴您和寶寶幸福成長。微信號:jdbab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