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感人!這是一對夫妻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相愛,不是相互限制,而是相互成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他們兩個人真正有趣的人生故事,是從他們結婚才開始的。

他是一個農場主少爺,在父親的逼迫下念了經濟學專業,雖然是著名大學的經濟學高材生,但這日子不是他喜歡的。

他們認識的時候,她只有17歲,在小學裡做音樂老師養活自己,並且在一個音樂學院裡學習鋼琴。

她是個美女,但絕不僅僅是個花瓶,之後的故事你們就會知道這個女人有多強大。

先說好,這不是一個瑪麗蘇
(注)
的愛情故事。

然後他們結婚,並且結伴去法國。

因為最精彩的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我們盡量快速進入主題。

在法國,他加入一個國際組織進行經濟方面的研究工作。

接著他們又移居到倫敦,隨後他又加入世界銀行,並且還前往非洲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他職業前景大好,並且收入頗豐

雖然嫁了一個會賺錢的老公,她也依然學習,從音樂專業轉讀建築學,為了方便建築學研究,她買了一台相機開始拍攝。

這台相機很重要,他們人生的巨大轉折就始於這台相機。

因為她的原因,他開始接觸攝影,每次去非洲出差他都帶著她買的相機拍攝大量的照片回來。

他開始意識到相比於成為一個經濟學家,他更希望可以成為一個自由攝影師。

攝影師雖然是一個看起來很浪漫的職業,但也是一個很可能食不飽腹的職業,對於普通人來說放棄眼前大好的職業前景去追尋一個未知的夢是太有風險的事情—— 簡直就是作死。

而且他們畢竟已經結婚,正常人總是想著如何讓婚後的生活更富足,盡快買房子、買車子、有孩子等等等。

但她不是,她不像一般的女人那樣限制他,用失業之後的經濟窘境脅迫他放棄其實還遙不可及的攝影師之路,既然他喜歡拍攝,她便支持他。

他們很快達成共識,他辭去國際銀行大有前途、收入豐厚的工作,然後用他們所有的積蓄買了各種攝影器材,準備開始他們全新的生活——攝影。

然而,他壓根不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攝影師,他開始嘗試拍攝體育攝影、婚紗攝影、人像攝影,甚至是人體攝影。

這是一段有些盲目的日子,可想而知也是經濟上比較窘迫的日子。

但,錢,不是他們生活的目的。

為了拍攝照片,他們去了一個正在遭受嚴重干旱的非洲國家,他在那裡拍攝了大量的紀實照片,而她也懷孕了。

第二年,她在巴黎生下孩子,年輕的她除了撫養孩子之外,還工作賺錢。

為了他的攝影師生涯盡快走上軌道,她四處向各種雜誌社、報社和圖片代理公司推薦他的攝影作品。

終於有一家著名刊物發表了他的作品,也因此他們有機會開始籌拍他們的第一個大型的攝影項目。

注意是他們一起籌劃的,所以這對年輕的夫妻一起攜手開始了他們的攝影事業

他拍攝照片,她收集資料並且撰寫文章。

這兩個原本事業完全沒有交集的愛人,開始了共同的人文紀實攝影事業。

在慣常的概念裡面,結婚就是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然後安穩的過日子、賺錢、買房子、買車子、生孩子,婚姻這個圍城對於熱愛自由的人來說往往像一個鎖鍊。

但他們兩個不是,婚姻並沒有變成阻礙他們去追尋理想的枷鎖,而是讓他們有了相互扶持的伴侶從而更加自由。

後來他又加入了無國界醫生組織,成為一個人道主義攝影師,跟隨無國界醫生組織去往非洲各個國家,在那裡有大量的人因為飢餓、疾病而死亡,他深入其中,看到這些並且拍攝下來,他用圖片向大家展示非洲各國人民正在遭受的糧食危機和貧窮問題。

報導這些國家的人民正在經歷的飢荒,是他作為一個攝影人或許能做到的幫助改變這種現狀的方式。


△ 那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飢荒,貧困所帶來的惡劣的生存環境和飢餓,帶來了接踵而至的瘧疾爆發,因為飢餓和疾病而死亡的人不計其數。

△他們實際上還很年輕,但因為飢餓整個人顯得格外蒼老,這個女人抱著的是她的孩子,躺著的是她的丈夫。

△因為飢餓和疾病而備受折磨的女人和孩子。


△夜間的嚴寒,導致每晚都會有人凍死,死亡在這裡成為一件太正常的事情,人們已經對死亡見怪不怪。


△在當地人的宗教傳統裡,人死後一定要保持身體的清潔才能去見上帝,所以即便只有一點點水,他們也會保證把死者的身體清洗乾淨。


△這位父親正準備安葬他的兒子,在跟他做最後的告別。

她幫助他整理他的作品,助他出版攝影集。

他的作品引起了大量的關注,並且讓世界一些國家開始討論是什麼導致了非洲飢荒的產生。

他的作品逐漸被世人所知,他的攝影書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的攝影巡迴展也在世界各地進行,但他和她並沒有止步,他們一起準備一個又一個新的攝影項目。

後來他們覺得應該把目標放得更遠大,旨在解救人類,杜絕戰爭、杜絕飢荒、甚至改變世界的規則。

這話看來其實有點可笑,但是那些改變世界的人不都是在起初擁有這樣大眾看來可笑的理想嗎?

他開始拍攝一個關於難民的攝影項目,為了更好的協助他的工作,她一直陪伴著他,他們一起進行各種研究和準備。她也四處呼籲人們關注難民問題。

他在非洲盧旺達拍攝難民遷徙項目時,正值盧旺達政治風起雲湧,那是1994年,盧旺達總統被刺殺,然後盧旺達國家內部開始了血腥的種族大屠殺。

他目睹了各種慘絕人寰的災難場景、因種族屠殺而遍地的屍體,各種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無數流離失所的盧旺達難民在難民逃難到別國之時因飢餓、疾病等等不斷地死亡……


△ 逃難的難民都聚集到了一起。


△難民營地。


△逃難的難民和隨處可見的屍體。


△ 盧旺達境內因為手榴彈爆炸或槍殺而死亡的平民。


△死亡人數太多,竟用推土機把死者堆放到一起。


△在歐洲一些國家的邊境地帶也常發生暴力襲擊事件,這是槍擊之後拍攝的場景。


△因為飢餓和疾病已經奄奄一息的三個孩子,左邊兩個孩子眼中閃著強烈的生存慾望,右邊這個孩子已經在死亡邊緣,在攝影師拍攝他不久之後過世。

在持續拍攝難民遷徙這個項目幾年之後,他生了一場大病,不是身體上,是精神上的。

自從他成為一個人道主義攝影師,他目睹並且拍攝了各種慘絕人寰的戰爭、飢餓、疾病、死亡,他接觸太多流離失所的貧民、難民,並且他意識到起初那個想要解救人類遠離戰爭、飢荒的偉大理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他想既然不能改變這種現狀,他的拍攝又有什麼用?!而且人類殘酷的本性又如何能被改變?

他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變成最後的自我懷疑,甚至開始絕望的相信,人類已經沒救了!

他無法再拍照。攝影於他從精神支柱變成精神折磨,精神狀況每況愈下。

他不能再拍照,無法說服自己端起相機繼續拍攝,她也隨他。

她陪他回到他的家鄉,回到他兒時的農場莊園。她想著帶他遠離那些苦難或許能幫助他恢復。

最開始說過,他是農場主的兒子。

但這裡從他幼年的富庶之地變成了連年干旱寸草不生的貧瘠之地——這片土地已經變成任何種子播撒下去都無法生長的荒地,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砍伐森林導致的。

她提議,要和他一起種樹,說不定能讓他家這片荒地重生。而這個種樹的決定背後,必定有著她巨大的決心,就是如何讓他振作起來。

她帶著在精神上已經一蹶不振的他又一次開始全新的生活——種樹。

他不再拍照,他們在這片十幾公頃的農場荒地上種樹,日復一日,十多年過去,當他看著那貧瘠的土地長出綠色,殘酷的往事也伴隨著這些生命的生長慢慢釋懷,他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十多年過去,那片荒地已經被他們種植成了一整座森林。


△他們種樹前的荒地


△他們種樹後的森林
他說,當初他的父母為了養育他們幾個兄弟姐妹大量砍伐這片森林,導致這片土地變成了荒地,今天他們帶著他們的孩子重新讓這片土地恢復生機,這是一種報答,也證明了環境被破壞之後是可以再生的。

精神上的恢復讓他能重新拿起相機,只是他不再拍攝人類的苦難,他拍攝風光、野生動物、原始部落族人等等,他說這是他寫給地球的情書。

他是著名攝影家塞巴斯蒂安·薩瓦加多(Sebastiao Salgado),她是這位攝影家背後的女人莉莉婭(Lelia Wanick)。

有人或許會覺得他們兩個簡直是找死,好好的國際銀行的高薪工作不做,非要去做什麼自由攝影師,去拍攝疾苦、拍攝戰爭,搞得最後得憂鬱症。

但是別樣的人會懂,那樣的人生對於他們兩個,才算是真正精彩坦蕩又不辜負的活過。

相愛,不是相互限制,而是相互成就。

▶ 除了他們夫妻本人的照片之外,此頁面攝影作品皆為 Sebastiao Salgado 拍攝。

注:瑪麗蘇(Mary Sue)是文學批評中,尤其是同人文中的概念,特指一種過度理想化的,行為模式老套的小說人物,她們身上沒有值得一提的缺點,其主要功能是充當作者或讀者的完美想像的化身。通常被認為這是一種蒼白膚淺的人物形象。

無條件接納會把孩子慣壞嗎?請先從信任孩子開始!

night119

千萬別給孩子挖鼻屎,你以為是衛生,其實不然!

night119

現在的小朋友動輒惱怒、氣餒、焦躁?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學習收集陽光吧!

night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