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阿達麗老師講述了一個8歲男孩小坤的案例,小坤很懂事,可生氣時和自己過不去,自虐打自己!
究其原因,原來是小坤父母的夫妻關係出現了問題。
◎文/阿達麗
北京晨帆心理咨詢中心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圖書館繪概念美育中心、北京博文智星望京分校等單位特聘心理專家,尚德培訓機構知名心理培訓師。
8歲男孩生氣就痛苦地打自己!
小坤是個8歲的小男孩,今年二年級。媽媽托朋友找到我,說很緊急想約我見面。之所以沒去諮詢中心找我,是覺得孩子沒那麼嚴重的心理問題,認為只要找我聊聊就行,目的就是確認孩子到底怎麼回事。
小坤比同齡人偏高偏瘦,白淨、清秀不乏帥氣。有些靦腆,見到我有些羞澀,但是交流沒有任何問題。主要問題是行為上的,媽媽如此描述:
「孩子很懂事,各方面都不錯,最近有個異常行為表現,那就是做錯了事我一說他,他就會極度痛苦地打自己,是真打,看的我都於心不忍,就連忙呵斥他不許打自己。」
「孩子過去有過這樣的行為嗎?」
「在他小點4、5歲的時候,我說他幾句,他就會雙手絞在一起,兩個手互相捏來捏去,很痛苦的樣子,我當時以為他是不願聽到批評,也就沒有在意,後來,看到他那樣,我就會說不要那樣!孩子也就會把手放下來。後來不怎麼明顯了,因為我也不是經常說他。最近這段時間,不知怎麼了,突然變得不可理喻了,說不得他,一說就打自己,開始是打自己的手,若再多說幾句,他就開始打自己的臉、頭…看他那樣,我也很害怕,也就不說他了。其實也不是多麼嚴重的罵,就是針對他的行為說幾句,就不行了。」
這孩子到底怎麼了?這是心理問題嗎?
這個案例看著很普通,因為生氣的時候與自己過不去的孩子有很多,生氣時說不得的孩子也有很多,普通意味著大眾化,更能證明一種規律和共性,如果能讓父母們從這樣普通案例看到自己與孩子互動中的一些問題,那也許還真能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
家庭關係問題,在孩子身上會反射出來!
6歲前的孩子,其實是很無辜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論有什麼樣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其實都是對自己家庭關係中問題的反射,孩子充當了一面鏡子而已。只是這面「鏡子」有生命能量,他不光會映射出影像即「問題」,更會把自己的生命能量也搭進去,成為家庭關係的「犧牲品」。
6歲後,隨著孩子進入學校學習,接觸了一定年齡的同伴,擴展了眼界,學習了科學知識,這些對孩子生命寬度上的擴充,一般都會將孩子在家庭中承擔的「不太嚴重」的負面能量緩衝掉。但是,如果這個來自家庭中的負面能量是長期的、並且來自與自己最親密關係的人:媽媽,那麼苦惱和無助的孩子,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軀體或者行為方面紊亂。比如:擠眉弄眼(眨眼)、抽動、退化吃手、結巴、自虐(打自己)、神經性嘔吐等等。
小坤家中,母親情緒直接影響家庭幸福感!
我們來看看小坤的家庭背景:父親,事業單位主管,斯文,少言,一看就是那種善良正派的老實人。母親,四十出頭,很知性,因為生完孩子一直是自己帶,所以就犧牲了自己的職業,選擇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也有些小成就。因為都是30好幾了才有的兒子,對兒子非常疼愛。
家中是母親說了算,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表面上很和諧,但實則因為丈夫少言,不善於溝通,妻子的內心對丈夫有很大的不滿和怨恨。可是因為丈夫對家庭的責任感很強,對孩子也是盡心盡力,所以也算過得去。但是在好像和和美美的幸福家庭背後,在這個家庭的能量氛圍中還是能感覺到有明顯的潛在阻礙。
孩子的父親描述,這個家庭的幸福感,與母親的狀態緊密相關。如果母親最近狀態好,情緒正常,挺開心的,那麼家庭氛圍就會和睦、快樂、大家都感覺很放鬆。如果母親最近狀態不好,情緒低落,鬱悶煩躁,那麼孩子和老公就都不敢出聲,直到媽媽自己去調整好,陰轉晴了為止。
而媽媽的情緒有來自職業的壓力、也有育兒的壓力、也有夫妻關係的壓力,更有自我方面的壓力。但是媽媽說自己很大的情緒也來自每次有什麼情緒,都必須靠自己,沒有人(丈夫)會幫助她,給她些力量。她也不願意自己有這麼大的「能量」去掌控別人,更是委屈,為什麼自己就不能有些負面情緒?為什麼自己的情緒會對孩子有如此大的影響,給孩子帶來了如此大的壓力?自己很多時候,在孩子面前哪怕裝,也會表現的大部分時候很快樂啊!
母親的人格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目前,在對孩子的教養領域,母親的人格對孩子的影響是已被證明了的事實。
而在人格層面,母親的情緒表現是最外顯的,從胎兒時期開始,就能被孩子敏感捕捉到的。所以,母親情緒的影響可以說是對孩子最早期、最持久、最直接的一種影響。從娘胎裡就帶來的那種與媽媽之間的「共生」關係,決定了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對母親一切細致的情緒產生「感同身受」和自我捲入。
其實,這就決定了,在孩子早年的心理發展中,母親的作用遠大於父親。想想孩子是如何從母親的身體和懷抱中一步一步「艱難」地分離出來的,你就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母親健康的人格,或者說健康的情緒與表達、處理的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內心是否具有足夠的安全感、親密感、快樂感與成長動力。
小坤的媽媽後來承認,自己在生完孩子後,因為太累,而丈夫在早期對孩子的照顧不多,自己的情緒曾經一度抑鬱,雖然後來走出來了,但是每年每月的某一段時間,自己還是會莫名其妙的抑鬱,或者是憤怒。
她形容,丈夫是一塊很厚的「海綿」,無論自己有何種情緒反應,他都會默默地「吸收」,但是從不會反饋或者回應,這種態度更讓她痛不欲生。於是,兒子成了婚姻內這一點點「不幸」的黏合劑,一個情感安慰的「替補品」。
媽媽對小坤大部分時間都很好,是一個非常盡職的「好媽媽」。她和顏悅色、溫柔細語、講故事讀書、陪伴、接送上下學、做飯陪玩…但是,在自己情緒不良的時候,盡量會裝,裝作很好,但是說出的話語大多是指責,並明顯帶著憤怒: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這孩子,你怎麼就記不住呢?」
「我讓你快點,你聽到了沒有!」
小坤壓抑自己,將母親的壞情緒歸到自己身上
兒子很敏感媽媽的情緒,聽到媽媽一反常態地說話時,馬上會回應說:「你又生氣了!」媽媽會很煩躁地解釋說:「我沒生氣,快點,我只是著急 !」或者會很反感:「我就是生氣了,你不用在乎,跟你沒關係!你趕緊做你該做的事情!」但是孩子會一直耿耿於懷,悶悶不樂,直到這種表現再度把媽媽激惹。
此時,當媽媽再度生氣時,孩子就不知該如何表達了,因為他知道表達了媽媽也依舊不高興,而造成媽媽如此不開心的,就是自己,討厭的自己!於是,用肢體的扭曲和攻擊自我,來表達對自己的不滿和恨意,傷透了心且無法控制。
這個很懂事的孩子,傷心地哭著同時壓抑著自己的聲音,對我說:「我知道是我不好,老惹媽媽生氣,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該怎麼說媽媽才會不生氣。」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生活在與媽媽的「情緒共生」的狀態裡,雖然有時候,他也想試圖相信媽媽的情緒和自己無關,但是媽媽大部分時候對他太「好」了,好到他在這樣的時候,會認為與自己無關是一種對媽媽的「背叛」。
那麼,小坤的問題嚴重嗎?如果這個孩子沒有那麼愛他的媽媽,而他的媽媽平時也對他馬馬虎虎,但凡粗枝大葉一些,加上爸爸的愛的緩衝,以及在以後生命旅途中其他人,比如老師、好朋友等人的影響,這個孩子也許就不會有任何問題,通過自我的力量也會發展的很好。
但是,偏偏,他那麼愛她的媽媽,對媽媽有著「至死不悔」的「忠誠」,而媽媽平時又那麼「愛他」,對他盡心盡力,這種母子的「纏結」,發展到最後,無法預知會有多大的問題,但是,走向問題是個必然趨勢。好在,媽媽因為愛孩子起碼意識到了一些問題,及早地進行了求助。
這是一個因為婚姻內親密關係的分裂,而導致媽媽情緒和人格層面出現不平衡,從而映射到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的典型案例。
「婚姻分裂」是由20世紀50年代的心理學大師塞奧多爾 . 利茲提出的,他在研究兒童精神病是發現:夫妻之間過分獨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親密依賴,甚至是同床異夢,彼此疏遠,滿懷敵意地競爭,拼命試圖從孩子那裡獲得忠誠與親近,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就會願意通過自我的犧牲來去獲得家庭的平衡。
後來的結局怎樣了呢?
媽媽和爸爸去做了相關的婚姻治療,這對夫妻基於對孩子的愛,願意改變的決心很大,這其實是給予孩子最難得的禮物。同時,媽媽進行了個人成長和生涯方面的重新規劃,對來自職業和自我方面的壓力進行了調整和積極改變。
當他們放下對孩子某一具體問題的焦慮,而是轉而看自己,去管理和成長自己的時候,孩子的回應,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奇蹟。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對所有的媽媽們說:當孩子有問題時,不要總想著要怎麼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去當什麼一招制勝的「優秀」媽媽。而是反思:我對孩子的問題做了什麼?我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我有什麼問題嗎?
因為,任何一種優秀的前提一定是正常,也只有一個能夠學會調整自己行為,能控制和應對自己情緒狀態的「正常」媽媽,才能給孩子提供真正自由、健康的土壤,讓孩子放心地去做自己,安然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