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一個九歲的孩子畫出爸媽離婚後,自己的幸福生活。離婚不一定對孩子是傷害?!

父母離婚後,總會覺得最受傷的是孩子,孩子要在父母中間取捨抉擇,他注定不會有快樂的童年。

而一個九歲的孩子 Azka Corbuzier 畫出了爸爸媽媽離婚後,自己的幸福生活。他想要證實離婚並不是一定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現在這個漫畫已經制成暖人的影片流傳在網路。

Azka 發現自從父母離婚後,他常常會被周圍的人問起他過的好不好,或者父母離婚後對他影響大不大之類的話。

所以他決定回答這個問題,並且在網上講述出他的故事,漫畫很溫暖很感動,值得每個人看,尤其是父母。

不過在看前,小編想多說一句:請慎重選擇我們的婚姻,請過好我們在婚姻中的每一天,請珍惜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我的名字叫Azka,我要講的是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

我的麻麻和粑粑就這麼相遇了,他們相愛,後來決定在一起要一個小孩。

就是這樣,我在2004年6月6日出生了,他們給我取名為Azka。

我們一家三口生活的很幸福,一直到我六歲那年。

那年,爸爸媽媽會因為很多事情而大吵大鬧,也許也因為這樣他們最終決定離婚了。

他們很坦誠的告訴我這件事,也讓我不要擔心,我不用非要選擇他們中的某個人。

我仍然住在我的房子裡,而且我居然發現爸爸更好玩了,所以我常常讓他陪我一起玩。

我的媽媽就住在我的房子附近,她幾乎每天都來看我。

之後,他們不吵架了,但是我們還是會一起購物,一起出國旅遊。

我總是和爸爸睡在一起,因為我害怕,而爸爸很強壯,可以保護我。

媽媽,也會經常去看我,照顧我,給我準備好吃的。

很多人問我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是怎樣一種感受?

可事實是一切都很好,他們只是不再是丈夫和妻子的關係,而卻依然是我的爸爸媽媽。

我和之前一樣很開心,而且他們再也不吵架了。

有人問我希不希望他們重新在一起,我說NO,我所希望的就是他們都能開心快樂。

我們的家並沒有破碎因為父母的愛一直沒有變。

我愛你,媽媽。

我愛你,爸爸。

我真的很開心。

謝謝你們,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媽媽。

九歲的孩子Azka Corbuzier有一對非常好的父母,雖然父母不能繼續相愛,但是也沒有繼續互相傷害。

尤其對於孩子來說,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愛卻不少一分,讓Azka Corbuzier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比父母在婚的時候,更加的感到了幸福、開心。

【不良的夫妻關係對孩子影響多大】

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一個家庭裡,偶爾吵吵鬧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長期吵架、暴力或者冷暴力行為除了伴侶雙方都受到傷害之外,也會給孩子帶來十足的殺傷力。

熱對抗

父母有明顯的矛盾衝突,而且衝突以外顯的方式表現出來,雙方互不尊重,常常激烈地爭吵和打架。對抗時,有的父母把子女當作自己發泄的工具,毆打孩子。有的父母力圖使子女加入到自己的一方,一起與對方對抗,結果子女成為父母衝突的替罪羊。

在這樣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產生兩種異常行為,一是出現強烈的攻擊心理,因此有人認為,家庭暴力具有代際傳遞的特徵。二是犯罪行為,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與家庭暴力有關。

冷對抗

這樣的家庭看似平靜,父母雙方沒有爭吵,但他們在心理和情緒上相互敵對,彼此很少說話,也根本不想交談,夫妻關係名存實亡。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會有心理抑鬱,這主要是由於家庭內沉悶的氣氛造成的。國外一學者研究發現,這種家庭的成員,特別是子女,還易出現精神分裂。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新晉爸媽們在想:反正我的孩子才幾個月,我們吵架寶寶也聽不懂?寶媽寶爸們要是這麼想可就錯了,因為有研究甚至發現,就是不到一歲的小Baby的大腦功能也會受父母吵架的影響。因為嬰兒大腦的可塑性非常強,它能對所遇到的各種環境和經歷做出反應,強烈的壓力會對嬰兒大腦發育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即使在熟睡中也是如此。

【父母必須分手,如何跟孩子說?】

我們都知道,在父母的婚姻破裂背後,常常是孩子們的淚水;然而有很多時候,勉強維持的婚姻,可能給孩子帶來更持久的痛苦。在現代社會,很多婚姻似乎很難避免地走向結束,那麼如果父母必須要分手,兒童心理學家告訴你,以下的幾句話絕對是禁語:

你希望爸爸媽媽分開嗎?

孩子當然不希望爸媽分開,有時孩子可能會因為問話人施加的壓力,而給出父母想要聽的答案,壓抑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決定要不要分開,是父母自己應該做的決定,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父母這樣問孩子時,往往是因為自己無法承擔自己做決定的壓力。

你要跟爸爸一起生活,還是跟媽媽?

這不是該由孩子來做的決定,孩子不應該為這樣的決定負責。即使離婚了,孩子仍然喜歡爸媽,孩子沒辦法選擇其中一方來愛,因此勉強孩子去做類似的選擇,只能造成孩子的痛苦和無盡的壓力。

我這麼做全都是為了你

這樣的話會造成孩子強烈的負罪感,讓孩子深深認定,父母之所以離婚,全都是因為自己的錯。

你爸(媽)是個混蛋,(指責孩子)你怎麼跟那個人一樣?

離異後,人們常常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對方,把對方認知為「壞人」,可再小的孩子也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有客觀的認識,當自己的爸媽嘴裡描述不一致時,孩子的大腦就產生混亂,對孩子正常看待問題有很大的影響。

從今天開始要改規矩了

有時候,為了清除曾經的另一半留下的痕跡,負責撫養孩子的家長希望能將離婚作為新的起點,希望從今以後,能過上煥然一新的生活。父母離異對孩子來說己經是生活中重大的改變了,他們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去適應新的生活,所以不要勉強孩子。

告訴你爸(媽)…

離婚後,很多人因為不想跟對方說話,所以就利用來往於兩個家庭的孩子來傳話,甚至利用孩子來傳遞自己的憤怒,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很受傷。

來源:麼麼親子網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可能會越讓人操心?

night119

我憑什麼給你生孩子?說出了所有媽媽的心聲!

night119

雙語孩子的智商跟EQ會更高?

night119